南陽郡,宛城。
黃忠和俞涉分別按照袁耀的指示,分別領兵去了宛城南邊的新野和潁川郡陽翟,俞涉還帶去了袁耀關於屯田的設想。
荀攸本來就是潁川的大族人家,有他在,屯田的想法基本上可以按部就班執行。
曆史上的曹操也是在這裏屯田,效果非常不錯。
袁耀回到了城主府,命徐庶傳來了韓浩。
韓浩不過是三十出頭,身材壯實,身高約一米七五左右,一點也不像文官,反而有點像武將。
袁耀聽徐庶說韓浩組織鄉親保護過鄉縣不受黃巾軍侵害,受到過董卓的威逼利誘,隻可惜他沒有接受。
“見過大公子!”韓浩見到袁耀一點也不緊張,大大方方地說道。
“聽軍師說,你對屯田有一套獨特的見解,說來聽聽吧。”袁耀也懶得兜圈子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軍中缺糧,這是不可或缺的事實。如何擺脫這一現狀,還得看麵前的這位韓浩。
南陽郡地大物博,再加上潁川郡兩個郡的地盤,養活一支南征北戰的軍隊,絕對綽綽有餘,關鍵就看如何操作了。
韓浩笑道:“大公子果然高見,不過若是在一年之前,我這屯田之計還真的無法實現。”
“哦?這是為何?”袁耀問道。
韓浩道:“因為南陽郡和潁川郡多地方豪強,均獨守自己的小天地,容不得外人插手。但是經過黃巾軍和西涼軍的洗劫,再加上後將軍的大力搜刮,不少大戶人家都已經不堪忍受,更別說普通的佃戶了。許多天地都無人開墾,變成了無主之地。隻要稍加利用,就可以實施屯田之計了。”
難怪當初袁術不想要南陽郡,估計也有地方豪強的身影在裏麵。
“不錯!繼續說!”袁耀點點頭,沒想到韓浩的分析還很在理,竟然能夠考慮到天下大勢在裏頭,果然不一般。
“我以為屯田,就是將無根浮萍一般的遊民吸收為郡中佃戶,若是不需要提供耕牛的,可官民五五分;若需要郡中提供耕牛的,則官民六四分,均不需要負擔額外的徭役。”
袁耀點點頭,若有所思,隨即正色道:“我命你為典農校尉,負責南陽郡和潁川郡的屯田事宜,南陽郡可多聽聽軍師的意見,潁川郡則可多聽聽荀太守的意見。若辦得不錯,我還重重有賞。”
“多謝大公子!我馬上就去擬告示,招募流民,測量田地,分發糧食種子和耕牛。一年之後,這裏將會成為一個像敖倉那樣的大糧倉。”韓浩眼中閃過了一絲激動,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完全付諸實踐,是他從未想過的事情。
袁耀找到徐庶,笑道:“軍師,韓浩是個人才,用來屯田再好不過。”
徐庶笑道:“大公子放心,隻要利用得當,我們在此屯田一年,預計收獲得有五十萬斛糧食了。”
“恩。”袁耀沒有點破,覺得徐庶估計得還不夠樂觀,怎麼地得上百萬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