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烏拉湖是可可西裏湖區的半鹹水湖,位於格爾木市唐古拉山最北麵,湖水麵積544.5平方公裏,湖麵海拔4854米,是可可西裏地區最大的湖泊,也是青海省第四大湖。

休整了半天,袁書芳身上的高原反應很快過去,她這才發現隊伍裏不止她一個人有高原反應,像俞彤那樣的武林高手都躺在帳篷裏有氣出無氣進的無力樣,有幾個人甚至出現了輕微的四肢水腫現象,聽陳教授和方教授商議,如果大家到後日精神狀況還是如此差將全體返回格爾木市。想了想,袁書芳把楊明傑幫她準備的百服寧、西洋參片、丹參丸(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分發給同伴,她就是吃這些藥消去了高原反應,其他人應該也能行吧?

和袁書芳同級同專業的張同嫉妒地看著袁書芳道:“你為什麼這麼快就恢複了?”

拍拍張同的肩,袁書芳捋捋額前的頭發道:“沒辦法,我人品好啊。”在張同越漸憤怒的眼神中,袁書芳止住笑正色道:“大一那個暑假,我在陳教授的實驗室幫忙整理雜務,從他那裏知道了作為一個要經常到野外采集樣本的地質工作者必須具備一副強健的身體,從那時候起我就有意識地鍛煉身體,每天再忙也要花費四十分鍾的時間去跑步,偶爾還做些負重運動。所以進了可可西裏,我除了稍微感到有點頭昏有點缺氧,其它一切都好。”更別說從五歲起堅持每天做五十個下蹲,十個仰臥起坐,她的好身體可是從小開始鍛煉得來的。

張同躺在帳篷裏看了一眼他自己因長期呆在實驗室裏而略顯蒼白的胳膊,若有所思道:“看來我以後不能忽視體育鍛煉了。”

好在一天半之後大部分人都恢複了精神,四肢水腫的幾個同學雖然還不能起床但四肢的水腫都在慢慢消退,想必很快都會恢複健康。

年輕人的體力和恢複力都是一等一的好,兩天後,包括袁書芳在內的十二名探秘隊員都開始精神奕奕地在營區四周走動,陳教授和方教授見大家精神好轉便開始分配眾人對烏蘭烏拉湖的岩石、礦物、凍土、湖水、動物、植被、大氣進行采樣。地球物理學是一門內容非常廣泛的邊緣學科,與數學、物理學、計算科學、信息科學、電子學、地質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和天文學息息相關,且都是進行最基礎的采集,因此陳教授和方教授分配任務時十二個探秘隊員沒有一個人是做同一項工作的。這也算是培養大家獨立觀察和計算的能力吧?

這樣的采集在大學三年來以做過無數次,袁書芳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大氣采樣,其他人的效率也不低,三天內便完成了各種樣本的采集。采集完烏蘭烏拉湖周圍的各種樣本,大家又鬧著繼續往可可西裏核心區走去,因為越往裏走想必他們能采集到的樣本更多得到的數據也會更準確。

可是陳教授嚴厲阻止了大家,“你們都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不能再往裏走,越往裏走越危險,凶猛的野獸、嚴寒的氣候、隨處可見的沼澤、凍土融化形成的塌陷……這些危險絕對不是第一次來可可西裏的你們能對付的。”

見大家被陳教授說得灰心喪氣,方教授跟著勸慰道:“雖然這邊不能再從烏蘭烏拉湖往深處走,但我們可以去其它安全的地方看看,昆侖山啊,唐古拉山啊……我們可以去的地方可不止這一片。”

退出烏蘭烏拉湖,一路人在昆侖山口停步,大家一致決定要去攀爬玉珠峰。玉珠峰海拔六千多米,他們這幾天一直生活在海拔五千米左右的地方,現在都想去看看海拔六千多米和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空氣有什麼不同,順便可以學習下攀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