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呢。”
“你想什麼呢?我們能幹什麼壞事?我們就是去正常按摩然後就走了。”
“走了,怎麼不回宿舍?”
“嗯……”
“沒話說了?”
“是,也不是,我怕說了你生氣。”
“你不說我也生氣。所以,你跟他真睡酒店一晚幹事情啊!行啊,反正我們是相親夫妻,日子能過下去就勉強……”
楊君柳的話有越說越無情的跡象,楊軍考趕緊打斷她,“我跟他是通宵打牌去了。”
“通宵打牌?”
“是啊,你不是不讓我打牌嘛,所以,我才不敢說。”
“你又去通宵打牌?”
“所以,我肯定不會做對不起你的事,你既然選擇了我,那肯定是相信我的人品啊,我怎麼可能幹那種事?”
“輸了不少錢吧!”楊君柳氣,但也有些輕鬆。
去通宵打牌總比玩了一晚上姑娘強吧,可是楊軍考十次打牌九次輸,而且通宵打牌對身體也不好,她在那邊時明令禁止他去打牌。
他也答應得好好的了。
“我沒怎麼輸。”
“沒怎麼輸就是輸了唄。”
“我現在不打了。”
“真不打了?”
“真不打了,不信你可以問姐他們。”
經過這一次溝通,楊君柳的心結算是打開了,原來很多事她都誤會了。
既然當初選擇了楊軍考,自然是相信他的人品,相信他是一個可以好好過日子的男人。
既然選擇了,那就要信任他。
夫妻之間多一些溝通,多一些信任,避免猜忌避免心結避免不愉快。
***
每個月十二號,是楊玲玲他們這邊給寶寶打預防針的日子。
六月的這個十二號,對楊玲玲跟楊君柳而言都是印象深刻的。
這時候天氣很熱了,打了預防針當晚,楊玲玲給寶寶擦了澡,誰知當天半夜寶寶發起了燒。
寶寶打了預防針七天內抵抗力會有所下降,尤其是打針當天。
第一次去打預防針時,是寒冬,醫生交代不要給寶寶洗澡。
之後每次寶寶去打預防針當天,楊玲玲他們都不給寶寶洗澡,也沒擦,仔細的護理著她。
唯獨這次,天氣太熱給她擦了澡,當晚就發燒了。
這是寶寶第一次發燒,楊玲玲當時就嚇壞了,急得不行,立馬喊醒隔壁睡的石文斌將情況告訴了他。
石文斌查看過寶寶的情況,安慰楊玲玲,讓她別太擔心,先睡覺,觀察下情況,等天亮再看。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寶寶依舊發燒不退,楊玲玲很焦急,問石文斌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石文斌說先觀察,給她物理降溫一下。
兩人在家忙活了一天,天氣熱,寶寶有點鬧,午睡睡得很不好,偏偏這個時間可以換手帶寶寶哄寶寶的吳仲麗沒在家。
就在前一天,吳仲麗去了楊瀟瀟婆家。
因為楊瀟瀟公公生病要去市裏做手術住幾天院,他們家在鄉村裏距離市區很遠,沒法帶孫子去。
楊瀟瀟兒子沒人照顧,她便過去照顧幾天。
原本十一號那天吳仲麗跟石文斌過去接了小家夥過來,然而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
小家夥到地方後一直哭,不吃飯不睡覺的哭。
吳仲麗沒辦法,十二號那天便帶著小家夥過去了那邊。
誰知,這邊出了這樣的狀況。
寶寶鬧,發燒,楊玲玲跟石文斌焦急、心疼又煩躁,兩人大大小小的吵了不知多少次。
一天的時間過得十分煎熬。
天氣炎熱,晚上為了給寶寶物理降溫,他們給寶寶洗澡。
洗了澡石文斌去做晚飯,還要去燒尿布,手忙腳亂。
原本這些事,若吳仲麗在家,都是她做,也就不會這麼忙亂些。
好不容易熬過一天,又經過一晚上,寶寶還是沒退燒。
楊玲玲讓石文斌去買退燒藥跟退熱貼。
石文斌不再堅持自然好轉,趕緊開車去縣城。
可是用是藥跟退熱貼依舊沒用,吃了藥當時倒是退了些,可過了藥效又燒起來。
晚上,楊玲玲跟吳仲麗打電話,
吳仲麗詢問了一番,聽楊玲玲說還給寶寶洗澡便說寶寶發燒不能洗澡,楊玲玲就此跟她爭了一番,最後以吳仲麗妥協結束。
寶寶發燒了三天,吃藥貼退熱貼時好時壞,到是第三天半夜甚至燒到了39度,原本一直是38度多的。
這下可把楊玲玲嚇壞了,趕緊喊了石文斌,石文斌也急,兩人在床邊說話,急得眼淚都流下來了。
不過最終還是石文斌先冷靜下來,安慰楊玲玲,兩人給寶寶喂退燒藥,決定馬上去醫院。
這時天還有點黑,才五點多,兩人準備一番六點多匆匆忙忙趕去了縣婦幼。
到了醫院值班醫生很淡定,給寶寶量了體溫便讓他們等,等八點檢驗科醫生上班去做檢驗。
這時寶寶因為吃了退燒藥,體溫退到了三十七度四,再看醫生淡定的模樣,楊玲玲跟石文斌都放鬆了下來。
兩人聽醫生的先到街上吃了早餐,反應過來,自己好像有點過於反應過度了,寶寶情況沒那麼嚴重,其實不用太擔心的。
可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沒有任何經驗,哪能不擔心呢。
待醫生上班後,給寶寶檢查開了藥。
可這一天回去,一個白天過去,寶寶還沒好。
下午吳仲麗打電話詢問情況,再一次跟楊玲玲說晚上不要給寶寶洗澡。
楊玲玲應下了,給石文斌說,石文斌覺得洗澡是物理降溫,醫生都說可以洗澡,說洗澡對發燒是有幫助的。
楊玲玲差點跟他吵起來,努力忍下了,跟他分析,寶寶才打了預防針抵抗力弱,發燒了再洗澡,恐怕不僅達不到物理降溫的作用反而有害。
石文斌當時還是堅持自己的。
可當他去做了晚飯回來同意了楊玲玲的說法。
既然都這樣了,就試著別洗吧!
今天去醫院檢查也沒檢查出發燒的具體原因,隻是排除了病毒性感染,差出寶寶咽喉有點發炎開了咽喉清清熱藥。
楊玲玲聽他妥協了,笑了笑,石文斌是一個聽得進去勸的人。
她忍不住想,幸好吳仲麗不在家,不然這幾天因為給寶寶洗澡這事都不知道要吵多少次。
但她真想母親在家,她總是比他們有耐心哄寶寶的。
又是難眠的一晚,半夜寶寶拉了兩次屎,楊玲玲一個人處理了。
楊玲玲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睡著的,一覺醒來發現天亮了,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給寶寶量體溫。
終於,她驚喜的發現寶寶退燒了。
連日的擔心終於雨過天晴,楊玲玲激動得差點落淚。
健康真的太重要了。
更讓她驚喜的是,吳仲麗中午的時候回來了。
吳仲麗不在家,很多瑣事都要他們來幹,她這一走,楊玲玲跟石文斌都覺得沒她在家真的太難了,她在家裏實在太重要了。
她回來了,楊玲玲跟石文斌都鬆了一口氣。
吳仲麗回來也沒提前跟楊玲玲說,楊玲玲正準備告訴她寶寶已經退燒的消息,消息剛編輯完正準備發送呢,誰知吳仲麗竟到家裏來了。
原本按計劃,吳仲麗也是要過幾天才回的。
楊玲玲很驚喜,吳仲麗說她在那聽說寶寶發燒很擔心,今天打電話給楊瀟瀟婆婆趙麗蓮。
趙麗蓮說他們今天回家,她一聽說他們今天回,沒等他們到家便也坐上了回家的車。
從那邊過來直達的汽車隻有早上那一趟,因此吳仲麗為了趕車便沒等他們到家。
當然,她回來並不是留著小外孫一個人在家。
他們家裏還有楊瀟瀟弟媳在家,隻是弟媳婦要照顧五歲的女兒,還有一個一歲的兒子。
家裏還喂養了雞鴨魚。
趙麗蓮夫婦不在家的話,她一個人根本照顧不過來,不過他們既然已經回來,白天裏短時間照看是完全沒問題的。
寶寶退燒後,身上臉上起了紅疹子。
楊玲玲跟石文斌在網上一查,判斷,寶寶發燒是得了嬰兒急疹。
隨後婦幼醫生做電話回訪,楊玲玲將情況反映確定了這一說法。
跟楊玲玲相比,楊君柳情況要稍好一些。
寶寶那天打了預防針回來,她給寶寶洗腳擦澡。
也是當晚半夜發起了燒。
第二天,她們就立馬給寶寶吃了藥,貼了退燒貼,第三天下午就康複了。
寶寶一直燒在38度上下,不算太嚴重。
他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情況,楊君柳一方麵擔心寶寶,一方麵還要承受陳翠萍的指責。
原本打預防針回來那天,陳翠萍是不同意楊君柳給寶寶擦澡洗腳的,可楊君柳堅持。
給寶寶洗腳時寶寶要玩水還泡了泡腳。
陳翠萍時不時就埋怨她一下,楊君柳自責的同時煩躁不已。
除此之外,陳翠萍還老說,“我們寶寶真是可憐哦,好不容易長了一斤,這下又瘦回去了。”
這讓楊君柳更加難受內疚加煩悶。
寶寶滿月時去體檢,結果身高體重都不達標。
陳翠萍就一直埋怨她不聽她的多喝湯,老是靠喝水生奶,奶水沒營養。
從那之後,楊君柳隻有老老實實喝湯,再不跟陳翠萍就喝湯這事爭論。
滿月後楊君柳奶水變得多了起來,便很少給寶寶喂牛奶。
體檢回來後,陳翠萍就老將她奶水沒營養掛在嘴上,一次兩次聽著沒什麼,次數多了她聽著心裏就生出不舒服來。
可這是自己婆婆她也不好生氣,隻能默默忍了,然後調整自己情緒。
因為她沒法反駁。
讓更讓沒法反駁,讓陳翠萍抓住話柄的是,寶寶第二個月去體檢竟才長了半斤,體重嚴重不達標。
到這次去打預防針量體重,距離前次體檢過去半個月,終於可喜可賀的長了一斤,結果因為她的不聽勸阻害寶寶生了病。
雖然楊玲玲跟楊君柳他們都沒法證明寶寶發燒是因為打了預防針後擦澡引起,但之前不洗不擦沒事,這一擦就擦出了問題。
不管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是巧合,她們之後都再也不敢這麼做了。
算是寧可錯解也不給孩子製造任何隱患吧!
一轉眼,寶寶八個月了。
六個月是寶寶一個大的成長階段,因為這時,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自給寶寶添加輔食後,楊玲玲喂奶的壓力就更小了。
石楊藝八個月時,楊玲玲覺得這是她階段性的成長月份。
因為直到這時,石楊藝反複的濕疹才終於完全消失。
在這之前,她結束了吐奶,不再老是用手抓傷自己的臉。
她會抬頭了,會翻身了,到現在能獨坐了。
八個月大的寶寶白天黏著媽媽的時間更少了,楊玲玲有更多私人時間。
除了每天寫文更新,她喜歡上了烘焙,而且越陷越深,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可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楊玲玲最近被失望苦惱折磨著,本以為可以發展事業,是的,她將寫文當成了畢生的事業。
以為精心準備的新書能取得一個好成績,然而兩個月過去,新書成績十分慘淡,根本沒什麼人看。
是寫得不好嗎?她對自己的寫作能力產生了強烈的質疑。
石文斌說,“或許是寫得不好,但更多的原因是你根本沒推薦,一本書沒推薦沒有讀者群,哪裏來的成績?”
是的,網文作者千千萬萬,一個網站千千萬萬本,如果沒有編輯給的推薦,一本書寫得再好也隻會被淹沒在茫茫書海之中。
一篇沒有推薦,就像一根針沉入大海。
等待著讀者大海撈針,何其困難。
楊玲玲本以為,她精心準備了這麼久的書,她按照編輯修改大綱寫下的書,編輯或多或少會給一個好推薦。
然而一個都沒有。
楊玲玲所有的激|情退卻,漂浮了一段時間的心沉沉的回到了現實,她寫不紅一本書,她根本就沒有那個紅書的命。
她根本沒法靠愛好來維持生活。
她的夢想,實現不了,終將被現實吞沒。
楊玲玲有些消沉,她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繼續寫下去的必要。
明明準備了那麼長時間文,都按要求的修改寫作,為什麼編輯不給推薦?
因為數據太差了嗎?
楊玲玲將自己所有的廢料都傾倒給了石文斌。
石文斌說:“你投稿到現在過去了這麼久,你跟編輯又不熟,她早就把你忘記了,她哪裏還記得你。
你說數據差不給推,那推薦不給沒人看哪裏來的數據?
你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你要相信自己,這篇文你還是好好寫,快點寫完,實在不行,回原來的網站用老號開新書。”
楊玲玲被丈夫安慰到了。
她跟石文斌就是這樣,不管誰遇到困難,遇到想不通的事都會跟對方說,一起麵對,開導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