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段(1 / 3)

青黑色的,其中又撒著如同雪花似的冷紋。茶湯盛在其中,色並不好看。但茶香卻格外的冷冽,如同韶華盛極的花,急於在踐花時節從人間歸去,在一夜之間,把所有的馥鬱都吐盡了。

次日日初時,就要絢爛的一敗塗地。

王疏月低頭飲了一口。

茶味苦得令人呲牙皺眉。

皇後想要對皇帝說的話,她這一生的感受,她的孤獨和辛酸,悲和歡,自珍,無奈…好像全都貪心地,一次煮在了其中。

王疏月抬起手,閉著眼,好不回避其苦味,由著茶湯從唇齒間趟過,又慢慢地滲進喉嚨之中。

飲盡茶時,月上中天。

乾清宮的中秋家宴還沒有散。舞樂之聲穿過高樹與層樓,傳入長春宮中,後殿的怡情書史前,那個喑啞的聲音跟著前麵的絲竹管弦和了兩句,盛世太平樂曲,四海升平的詞句,堂而皇之地對抗著長春宮沉寂。

王疏月放下茶盞。

孫淼含淚向她磕了一個頭。

“謝貴主兒。”

說完,抹了一把眼淚站起身,對門前候著的太醫院的人輕聲道:“好了,你們進去伺候主子娘娘吧。”

幾個太監應聲正要進去。卻聽得背後一聲:“等等。”

幾個太監忙回過身來:“貴主兒,您有什麼吩咐。”

王疏月一言不發,跟了幾步上去,伸手端過那一碗藥,抬腕,將那碗中的全部倒在了地上。烏黑的藥汁順著台階流了下去。

太監們麵麵相覷。

“貴主兒,這……”

王疏月放下藥碗,平聲道:

“主子娘娘已經受不住這些了……今兒是中秋,讓娘娘歇一晚吧。”

眾人不敢說話,唯有孫淼的眼中蓄淚,在王疏月身後叩頭不止。

王疏月轉過身,聽著背後額頭與地麵磕碰的聲響,由不地加快了腳步,往長春宮外走,一麵走,一麵抬手抹著臉上眼淚。

和皇帝相處這麼多年。身為嬪妃,她慢慢解開了皇帝很多的心結,教他如何做一個丈夫,如何做一個父親。

但帝後之間,大清朝廷與蒙古草原之間那無數個死結,卻好像永遠都無法解開了……

不知道為什麼,她情不自禁地為這個傷害過她的女人難過。

皇後和皇帝的結局,好像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一般的,一切都是宿命使然,由不得皇後,也又不得皇帝。

如同那一盆在南宋時曾經唐琬的手,送給陸遊的秋海棠。

終究在長春宮裏,養成了《春閨夢》中的斷腸花。

那一句“去時陌上花如錦,今日樓頭柳又青!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我想到如今……”真是傷人啊……

***

八月底。

皇帝奉太後,啟程前往熱河,並擬定遠赴錫林郭勒南端的七星潭,與科爾沁部,丹林部,並外藩四十九旗會盟。敬嬪,敏貴人,婉嬪,以及王疏月等嬪妃同往。令外,在隨扈的隊伍之中,除了幾個與皇帝同輩的親王郡王之外,還有恒卓和另外幾位宗親後代中的佼佼者。

西北邊地的秋天,格外的肅殺。

冷月高風日複一日的伴隨的禦駕,九月初十,禦架駐畢在熱河行宮。也就是在同一日,紫禁城裏傳來消息。皇後病死在長春宮中。

這則消息是張得通親自遞到皇帝麵前的。是時,皇帝剛剛與程英等人在四知書屋裏議過七星潭會盟的大閱之事,幾張會盟大閱的圖紙壓在他的手臂下麵。

皇帝正在看急送的折子。王疏月坐在他身邊翻書,那頁麵兒翻動的聲音悉悉索索,趁得周遭寂靜。

張得通進來,小心的將宗人府並內務府的本子遞到皇帝手邊,道:“萬歲爺,十二爺從京城遞來的,奏皇後娘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