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無論是天下間的任何一個國家,或強或弱,或大或小,在一個特殊的時候必定朝堂動蕩,人心惶惶,而這個時候若是不盡快穩定朝堂,那麼就會導致整個國家陷入動蕩,國家陷入動蕩,那麼國力必會虛弱,國力虛弱那麼就會給其他虎視眈眈的國家以出手的機會。
到那時,敵國攻城略地,燒殺劫掠,更有甚者國土被列國瓜分殆盡,天下聞名之大國於頃刻之間覆滅。
而這個時候正是國君突然駕崩,一國群龍無首,世子公子爭權奪位,圖窮匕見之時。
晉秦國國君如今年約四十,正是年富力強,一展雄圖之時,之前從沒有聽說過他身體有什麼不適,甚至在前段日子裏還傳出晉秦國國君出巡遊獵,一箭射死山中惡虎的消息。
沒想到才過了短短數日,駐晉秦使臣竟然就以密信傳出了這樣的驚世消息,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從晉秦國國都日夜不停加急趕來永寧城,至少需要四天時間,使臣傳消息時既然晉秦國君已經駕崩三日,那麼今天算來便是已經駕崩七日的時間。晉秦國上下卻沒有傳出絲毫舉國悼念先王的消息。很明顯晉秦國國君是因意外突然駕崩。”
“雖然晉秦國君早已立長子秦宣為世子,但是其次子秦郜僅僅比世子晚生半年,世子宣二十,公子郜十九。”
“公子郜又是王後所生,世子宣之母僅是側妃,所以晉秦國朝堂裏大部分朝臣都分為了兩派,一派支持世子宣,一派支持公子郜。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把視線集中在幼子秦雋身上。”
“本來這支持公子雋的人就略少於其他兩派,公子雋又如此年幼,支持公子雋的這一派應該掀不起什麼風浪,但是巧就巧在晉秦相國一直支持的人正是公子雋。這讓晉秦國朝堂一直呈現著三派鼎立之勢,每日朝堂上就當著晉秦國君的麵互相抨擊。”
“晉秦國有幸,先王勇武,足以力壓其他兩派,扶持世子宣。不過如今國君突然駕崩,這力壓其他兩派的力量消失了,整個晉秦國朝堂現在怕是已經亂成一鍋。”
“如此機會,我東寧國怎能錯過。今日朝堂之上,君上便與群臣商議完畢,由本君擔任司徒,明日赴永寧大營親率十萬大軍出發,直入晉秦境內,奪取晉秦以東邊境及周邊所有城池。”
“所以今日本君急著來寧世館,便是要挑選門客隨本君一同前去晉秦,建功立業!”
聽到‘建功立業’四個字,寧世堂內大部分門客的情緒都變得激昂起來,他們雙拳緊握,直起後背,用相當熾熱渴望的眼神看向寧淮君,就連樂品也不禁有些蠢蠢欲動。
看著諸位門客眼中的渴望,寧淮君滿意地點了點頭,振臂一揮,高聲說道:“好,諸位不愧是我東寧男兒,為國取利,義不容辭。本君就在此允諾,明日除普通門客及文士以外的所有門客,都隨我去永寧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