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孩子足夠了。
講完故事之後,蘇曼道,“你們知道我咋會講這麼多故事嗎?”
孩子們都搖頭,“不知道。”
蘇曼又問道,“你們想知道嗎?”
這下子孩子們忙不迭的點頭。
“因為我熱愛學習啊。等你們識字了,多念書了。你們以後想聽什麼故事,都可以自己講。聽個夠。”
孩子們頓時聽的兩眼放光。
原來念書還有這樣的好處呀。
第7章
蘇曼在課堂上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們講課的事兒,很快就讓其他不愛上學的孩子們知道了。
那些皮的不想去上學的孩子們也不出去浪了,跟著就去了教室裏麵上課。
之前也才來二十多個小孩子。如今一窩蜂的來了一大堆。教室都坐不下去了。
很多學生還要趴著窗戶聽課。不過整個會議室這個構造就隻有一個小窗戶,也隻能趴下兩個人。連窗戶都趴不下的,就隻能在外麵擠著,聽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
蘇曼對於這事兒並不著急。
就讓他們這樣聽著。
她現在講故事還留懸念,每天課堂結束之後,會給孩子們講一個,然後講到一半,留到明天繼續講。這就讓這些趴著窗戶的孩子們每天都急巴巴的來上課了。
孩子們現在也聰明,知道來早了有座位,一個賽一個的積極。每天都來得早早的。
這可讓隊裏的社員們對蘇曼佩服不已。
這些皮小子,他們平時都管不了的,蘇曼竟然能讓他們這麼愛學習。
等這些孩子們都習慣了每天來學堂上課之後,蘇曼就嚴格要求他們改口喊老師。
要喊她蘇老師。
這些孩子們現在對蘇曼言聽計從,自然是說喊啥就喊啥。
除此之外,蘇曼也將自己在現代見識過的一些教學手段拿了出來。
在這個時代,老師講課還是很一板一眼的。不像後來那麼多的手工課,活動課。
蘇曼每天都教他們唱歌,當然是這個時代的歌曲,蘇秋月就有一本歌曲抄錄本,上麵還抄了譜子,蘇曼就自己學會了,然後教這些孩子們唱。
又教他們畫畫,教他們玩遊戲。可把這些孩子們給迷的七葷八素的,每天眼巴巴的就盼著上課。
孩子們回家之後就和家裏的大人們嘮叨,“我們蘇老師說了,隻要我們認識十個大字,還要教我們唱歌呢。”
“我們蘇老師說了,等我們學會了數數,就會和我們玩一個數字遊戲。我們蘇老師會的可真多,肯定比公社老師都會的多。公社老師可不教這些。”
潛移默化之下,大人們也不喊曼丫頭了,跟著喊蘇老師。平時見了麵,打招呼的時候,也是喊一句,“蘇老師下課啦。”
蘇曼不用去地裏風吹日曬的就能夠得工分,這可讓老蘇家其他人都羨慕壞了。
之前老蘇家其他人最羨慕的是大妹蘇秋月。
因為蘇秋月是整個隊裏唯一的高中生,雖然平時分不了工分,但是高中對於隊裏人來說就是高學曆了,聽說以後要是做的好了,能夠去城裏工作的。在城裏工作,吃商品糧,拿工資,做城裏人。這是讓所有農民們都要羨慕的日子。
當然,蘇秋月未來進城的事兒還很早,倒是蘇曼現在的狀況讓他們眼熱。
特別是他們發現,蘇曼現在不上工之後,臉上漸漸的竟然養好了一些了。
之前瘦弱的人,才幾天的時間,就已經養的和他們差不多了。
李春花開心的誇了兩句,“我閨女越來越出息,人也越來越精神了。”
蘇曼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兒。這哪裏是因為不下地的原因,隻不過是因為自己每天都吃好喝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