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門的人負責管理畜牧方麵的管理員就去了外地的大型養殖場裏麵去挑選良種。

縣裏這邊則為接收飼料廠做準備。

縣裏老百姓知道開年又要開新廠了, 而且還是以前沒開過的飼料廠,招工要求也挺嚴格。家裏有些學曆的年輕人趕緊趁著開年過來報名。

三月的時候,進口的飼料廠就在南平落戶了。

飼料廠生產的飼料不止可以用來養豬, 還可以用來養雞,養養羊。

趙書記就擔心這飼料廠不掙錢,回頭那些花出去的外彙就浪費了。

蘇曼道, “飼料廠這邊先摸索起來,然後先喂上一陣子, 觀察一下牲畜的反應。要是效果好, 各地公社也和農民同誌做好解釋工作。讓他們盡快的接受飼料養殖。頭一年的飼料可以賒欠, 年底牲畜養成之後,再進行結算。”

“就怕農民同誌不接受。”趙書記有些擔心。

蘇曼道, “沒關係, 凡是總有個開頭。先不賺錢也沒關係,後麵這錢就賺不完了。以後我們還可以供應其到其他的養殖場去。”

這飼料廠在國內還是個新鮮玩意, 蘇曼可不擔心賺錢的事兒, 到時候隻怕供不應求。

至於以後吃不上地道的土豬肉了……蘇曼覺得連肉都吃不上到時候, 這些都不是事兒了。

有了蘇曼的安排,下麵的人幹活也盡心盡力的。飼料廠很快就產出第一批飼料了。

現在有些公社也有小型的養豬場。北河公社這邊就有一個養豬場,養了二十頭豬。一聽說縣裏飼料廠要搞實驗, 其他公社還在猶豫的時候,北河公社立馬就站出來了,表示願意搞實驗。

公社如今的李書記道,“那可是蘇縣長搞出來的,還能錯了?咱要是晚了才要吃虧呢。”

第一批飼料就到了北河公社這邊。

飼養員們都是經過縣裏的培訓的,知道這些飼料要怎麼用。每天嚴格按照要求喂養。

觀察一個月之後,果然發現這些吃飼料的豬比吃主的豬長的要快很多。

為了搞宣傳,蘇曼就讓縣裏人過來拍了兩邊的豬的對比照片,寫了一篇宣傳稿子,並將飼料的用法用量都寫成文件在全縣進行推廣。

整個南平縣的社員們都沸騰了。

因為南平之前的號召,所以很多人家裏都養了豬。現在縣裏竟然還專門開了一家給豬生產食物的廠子,可讓老百姓刷新了世界觀了。頭一次發現這些豬比人還金貴的。

對於要花錢的東西,老百姓都有些敬而遠之。反正能去打豬草,幹啥要費那麼些功夫呢。

不過有些會算賬的老百姓就算了一筆賬了。

吃了飼料的豬長的比較快,那多出來的豬肉用來買飼料,那不挺劃算嗎。

所以還是有些老百姓接受了這個新奇的事務。

蘇曼對於老百姓們是否接受這個並不是很在意。反正等養過一茬之後,老百姓們看到結果了,自然就會接受了。

有些事兒說的再天花亂墜的,那也沒有親眼看到的事兒來的好。

第一批良種到了之後,南平縣第一個大型養殖場也開始了。

實驗地點也是在北河這邊。

一大片的山被圍了起來。裏麵分了一個位置,專門養著雞鴨,養著牛羊。

數量還不少,漫山遍野都是。

畢竟是全縣性質的養殖,規模小了拿不出手。蘇曼也不擔心虧本,有飼料廠作為依靠,虧不了本。

蘇曼還帶著趙書記和縣裏的一幹幹部們親自去養殖場看過。

看到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