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點點頭,“您放心吧,那院子隔壁就是專門泡藥酒的,外敷,專製跌打損傷。”

崔衛國:“……”

……

到了南平,蘇曼也沒帶他們去蘇家那邊,而是直接帶去了小院。

一家人到的時候,李春花兩口子都在小院裏麵等著。

之前蘇曼買的小院還有些亂糟糟的,這會兒規整之後,看起來特別整潔。屋頂上的瓦片也收拾過了,換上了新的瓦片。院子裏還擺放了圓桌子小椅子,有點兒小資情調。還專門給崔衛國弄了一個可以前後搖晃的搖搖椅。

雖然還沒住進來,但是裏麵已經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李春花帶著他們看了一圈房子,老兩口滿意極了。這比起他們想的回老家去蓋個小院要好多了。環境要好,而且老家那邊沒熟人,這邊至少還有親家。

李淑華還要將買房子的錢給蘇曼。蘇曼沒要,“崔向北的工資買的。”

李春花道,“給啥啊,兒子養老天經地義。”

兩人也就不在這事兒上麵糾結了。

有了老蘇家的人幫助,李淑華兩口子很快在南平安定下來了。別看蘇鐵山不是當幹部的,可好歹是個老農民,而崔衛國也是喜歡種東西的,兩人很快就能玩到一起了,每天都是琢磨著種點兒啥。知道蘇鐵山學會了做木匠,崔衛國也準備去那個什麼木工學校去報名,學個手藝了。

至於李淑華也找到事兒幹,她本身就是軍區醫院出來的,縣城這邊醫療人員少,蘇曼就請她去醫院裏麵幫忙了。閑暇的時候,也跟著李春花一起參加了表演隊,平時也一起跳跳舞。

兩人都覺得,這輩子也就這陣子過的最舒坦了。

解決好了心頭大事兒,蘇曼也靜下心來搞工作。

如今的社會環境比之前要寬鬆一些。全國上下一心一意的搞發展。盡管在思想上麵還是有些爭論摩攃,也有一些領導幹部變動。但是對於底層人民的影響卻沒有那麼深遠了。下麵的人依然安安穩穩的生活。

而南平養殖場如今也算是做出成績來了。每個月都有牲畜出欄。

這些牲畜遠銷供應到外地,又從糧食產量豐富的地區換來糧食供養南平人民。大大的彌補了糧食上的缺陷。

以前南平老百姓隻能吃個七八分飽,如今不止可以吃飽飯,還可以偶爾吃上一頓肉了。

蘇曼又擴大了縣裏的食品廠,讓食品廠這邊生產肉罐頭。

畢竟這會兒交通運輸還是比不上未來,很多地區太遠了,牲畜路上運輸會很危險,所以做成這種可以保存的肉食,就能賣去更遠的地方。

這種肉罐頭做出來之後,崔衛國和蘇鐵山喜歡的不得了。兩人買了一些回家裏,然後約著一起去小公園裏麵吃罐頭喝小酒。還別說,因為兩人這麼搞了幾次之後,公園裏那些退休老頭也都養成了這麼個習慣。喜歡拿著肉罐頭去公園喝小酒,似乎不拿一罐肉罐頭,就跟不上老夥計們的潮流一樣的。

好在如今南平工人家庭多,家家戶戶都有工人。所以偶爾買一罐小罐頭倒是買得起的。

崔衛國建議她把這肉罐頭賣去部隊裏麵。

“以前打仗的時候咱也吃過肉罐頭,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的,太假了。香是香,可吃不出肉味。吃了你們這肉罐頭,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肉罐頭。”

蘇曼覺得有道理。至於食材的問題也不擔心。因為現在環境穩定了,其他縣裏也不搞事兒了,所以也開始按照之前的計劃搞養殖工作了。

蘇曼就準備和他們到時候提個協議,以後在他們養殖場那邊購買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