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鯢,又名娃娃魚,是兩棲動物中最大的一種,廣泛分布於我國各地,生長於溪流湖畔,它的確符合夏大伯所講頭圓口闊小眼睛的形象,而且皮膚上有粘液,燈籠照耀下閃閃發光,口邊似有火色的口涎都有可能。野生動物的眼睛,在燈下看都如同電燈的燈泡一樣,倒不是兩眼放光,而是反光。所不可解的是北京周圍也有娃娃魚出產,但尺寸都很小,比鉛筆大不了多少。即便是南方的大鯢,也不過一米來長,如何能長成“頭似盆口”,和夏大伯一邊兒高的怪物呢。
也許和當時的環境有關吧。瀛台在中南海之中,當年三海從元代開始就是皇家禁苑,幾百年外人難以進入,相當於形成了一個有小氣候環境的水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有若幹大型野生動物存在的可能,據說嘉慶年間就有大蛇曾經遊進殿裏,那麼,有大鯢生長終老於此也非異事。經過查證,大鯢可以活到一百多歲,我們現在見到的則多是幾年生的品種,真長到一百多歲的大鯢能長多大,可是難以想象。另外,我想夏大伯也有無意的誇張,比如頭如盆口,人在暗夜裏突然看到一個怪物,視覺上會有不自覺的放大現象,而那怪物趴在橋的欄杆上,夏大伯身高看照片應該在一米八以上,假如他彎腰俯視,那怪物的身高就很難估算了,一米多長的大鯢挺起身來能和他對視也許並不奇怪。我想當時瀛台周圍的各門都被慈禧命人封閉(怕光緒逃跑),大概周圍更加荒涼,風雨之前氣壓低,大鯢出水上岸是有可能的。
真正的秘底,也許永遠也沒人能知道。
隆裕為了吳禿子吃慈禧的訓,可謂極不值得,因為她本來和吳禿子沒有任何幹係。
吳禿子,名天心,年齡不詳,天津衛人氏,因為早年過繼給北京東皇莊康家,改姓康,匪號康八太爺,是光緒年間縱橫京津兩地的大盜。現在這個人不怎麼有人知道了,當年提吳禿子或者康八太爺,可是天津衛小混混們的偶像啊,跟今天提劉德華或者發哥似的。
其實吳禿子是大盜,不能算完全的混混兒,因為天津衛的混混兒不講究真本事,講究的是血氣之勇,強橫鬥狠,怎麼個性格呢?有這樣一件事也許可以說明一點。
天津衛有個混混兒吃不上飯了,換別人你吃不上飯要飯不就結了?這位是混混阿,所以,吃不上飯,人家不但不要飯,還要開飯館!
怎麼開?這位就在街上轉悠,看見一家大鋪麵生意興隆,就走進去了。
走進去叫一碟子花生米,告訴人家這地方真不賴,爺不想走了。說完,左手往桌子上一放,右手抽出一口牛耳尖刀,當,把自己的左手釘桌子上了。
血流滿地,神色不變。
周圍的人大驚,散而複聚,接著就轟然叫好。
那邊店裏,賬房先生趕緊恭恭敬敬的端著一盤銀子出來了,說,給大爺墊上,請大爺高高手。
混混說爺不用墊手,爺的手長這兒了。--- 意思是今天你就搬家吧,咱沒的說和。
人越聚越多,那混混泰然自若,用一隻右手撿花生米吃。
掌櫃的就出來了,說給個臉,以後這張桌兒算是您的了 -- 你隨時來,隨便吃。
混混說:嘛,介地界兒本來就是我的,爺腳丫子也長這兒了。
掌櫃的說:青天白日,太平世界,爺不能太欺負人了。
混混說:嘛青天白日,太平世界,爺怎麼沒看見。
掌櫃的一笑,說,那就給爺瞅瞅。
說著往椅子上一坐,袍襟撩開,呲拉,把褲腿撕了,露出細皮白肉來,一回手也拿過一口牛耳尖刀,在自己大腿上一刀一刀劃起來,轉眼間,就刻了四個大字 -- 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