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老實話,斬三屍成聖還要搶奪立教功德,真是暴殄天物。想想我與接引師兄,功德不夠宏願來湊,太可憐啦。

至此,明教教主,玄清天玄天尊,成聖!

果然如此。

我見到意料之中的情形,心中有些得意。

故事核心終於顯露出了真容,邏輯清晰可見:主角是四清之首、鴻鈞首徒,自然要維護所謂的盤古正宗、玄門道統,於是就要擁有自己的力量,也就是明教。這樣他對付聖人,明教弟子對付非聖人,師徒一起出手懲治玄門叛徒,負起監督之責。玄門叛徒當然就是我跟接引師兄的西方教,日後封神或許要避免闡教截教內訌,以免引狼入室。最後想必就是玄門氣運昌盛的大結局。

那麼當下這個故事核心,或許稱為“四清立教,守護玄門”最為合適。

漏洞已經昭然若揭。

首先,明教的存在本身就是玄門內訌的隱患。

若真希望避免玄門內訌,四清隻立一個教派豈不更好?四位聖人、三件先天至寶鎮壓的教派,氣運肯定不流失不蒸發。一門之下四個教派,本身就蘊含著分裂的意思。洪荒的資源有限,四個教派遲早會因為因果、氣運等矛盾而產生紛爭。況且明教旨在監督其他三教,也就相當於地位淩駕其他三教之上,那麼三教教主真的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嗎?誰能保證你明教教主沒有對自己教派的庇護偏私呢?

如果是我,不但不會建立新的教派,反而要極力拉近人闡截三教的關係,同時四清共商門規戒律,讓其餘三清組建門內執律弟子,在三教內部進行監督。我本人則超脫在外,不偏不倚,如此才有公信力。

其次,就是維護玄門氣運上的方法錯誤。

先天至寶鎮壓氣運,就是節流,可以防止已經獲得的氣運流失。但真正壯大氣運的途徑則是開源,也就是廣傳教派、收獲更多信眾。洪荒世界裏,最大的氣運來源無疑是人族。那麼哪家教派的教義更完善,更深受平民百姓擁戴,自然就傳播得更廣,氣運便會日益旺盛。主角天玄不想著完善玄門自身,隻知道將氣運暫時蓋過玄門的佛教打殺了事,實際上治標不治本。

想通這兩點漏洞,接下來我隻需要因勢利導,放大漏洞,讓核心故事陷入崩潰。

咦?

冥冥之中,因果一動,我自然有了感應——是鯤鵬在追殺紅雲。兩人都與準提有莫大因果,難怪身為準提的我會有所觸動呢。

——對,就從這裏入手!我霍地站起身來,對接引道:“師兄,昔年紫霄宮讓座因果,今日該當了解。非如此,聖人之心難安。”

不錯,我與接引師兄雖然成聖,但在其餘聖人眼中出身不正,首當其衝的原因就是這個聖位來的僥幸。我不明白為什麼作者從不設定我們對紅雲、鯤鵬做出補償,就算我準提一向厚顏無恥,接引師兄至少慈悲為懷吧?怎麼可能眼看著鯤鵬追殺紅雲,紅雲身死呢?

果不其然,接引沉默片刻,點了點頭:“師弟所言極是,我一時疏忽,竟從未想到了卻聖位大因果,奇怪。”

不奇怪,作者沒想到,你當然也想不到。但是你肯定會讚同我的,不然就違背了作者給你設定的“慈悲為懷”性格邏輯。

我一時間對於自己利用接引師兄感到有些慚愧。但是轉念一想,按照接引師兄的本性,這才應該是他的作為,隻不過作者為了情節,強行扭曲了接引師兄的行為,讓他對紅雲的遭遇無動於衷。

“師弟,我以法眼觀之,鯤鵬背後似有帝俊、太一的支持,想來是妖族覬覦紅雲道友的那道鴻蒙紫氣。你持我十二品蓮台,速去救助紅雲道友,但也莫傷了鯤鵬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