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著那書生十分歡喜,自然是不會不應的,這麼一來,萬一要弄成個雙喜臨門什麼的,還真不知道她再要想個什麼借口才好。要是她沒有看錯,那餘瑜不是池中之物,定是要在這京都朝堂的大染缸中拚殺廝混的人,而他那貌似木訥刻板,實則沉穩內斂的個性,也必然會讓他在這染缸中如魚得水的,最終必將會位極人臣的。

如果說之前她對自己對這門婚事的隱隱恐懼不明所以的話,經此一劫,倒覺得將人事看得更加清楚了些,無論是什麼都好,道不同不相為謀,是永恒不變的。這麼多年來,她同這書生,都是完全不同的,她隻求隨波逐流、平靜度日,而他一直在努力,往著高處攀爬,時光流轉,他終將連片語的點悟都不再需要,屆時不求上進的她守著一心仕途的丈夫會是如何的境地,不難想象。或者他會不離不棄,但之於感情,她心中從來缺乏安全感,寧願想得悲觀些,免得到了真正不好的境地,更見淒慘。

剩下的幾日,過得飛快,黛玉終於風光大嫁。邱淩終於親自目送了她披上嫁衣,看著她的如意郎君騎著高頭大馬用八抬大轎迎娶了她過門,十分為她感到高興。而那一邊,整個家族都在翹首盼望,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想必,她嫁過去了之後也會是十分幸福的吧?世外仙姝終究完成了任務,又配著了如意仙郎,皆大歡喜。不過是還淚而已,人大可以不必一起,隻要此生都再無眼淚,不也是暗合了那“將一生的眼淚盡還與他”了麼?

如此,甚好。

作者有話要說:原本說這周完結的,看來,還要一兩章

63、退隱

想是見著黛玉風風光光地嫁了出去,新姑爺甘漉那小子又實在是太耀眼,因此老早就開始著急一心想把邱淩好好嫁出去的封氏大受刺激,當晚晚飯一過,轉頭就逮住了邱淩,將她拉到臥房促膝長談,意思很明確,無非是黛玉原本還小著她三歲,現如今都已經覓得如意郎君了,她也得抓緊了雲雲。   自古可憐天下父母心,關於一不留神就淪為了古代剩女的邱淩的婚事,封氏想是早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估計暗地裏對成婚流程都設想了無數遍了,現下隻不過是借著黛玉成婚這個由頭同邱淩說說,走個程序罷了。而也沒有要邱淩怎麼用心推測,封氏自個兒便說了,這個合適的姑爺人選,自然就是出事前說親說了一半的餘瑜了。

封氏心中既然對這餘瑜十分滿意,話裏話外,對他自然是十分褒獎的,從當年一起在林府供職說起,什麼曾經你主內他主外,知根知底,絕對良配啊,他家道中落卻在逆境中奮發,寒窗苦讀十數載,一朝高中探花郎,是個能吃苦肯上進的啊,又說到他現在是都察院風頭最健的新晉禦史,前途無可限量啊,更不要說這一次他身先士卒把你親自從月寧郡主別院地牢裏救出來的再生之恩了。最後,封氏直視著邱淩的雙眼,異常莊嚴地道:“最最難得的是,他之前曾經托了林老爺向我提親,我都是答應的了。”

邱淩聽了這一大番話,饒是有心理準備,還是不免覺得腦袋嗡嗡直響,沒錯,封氏說的都對,不過她該怎麼說呢,這看事情是不能光看表麵的。他們是有同在林府共事的淵源不錯,雖然總共沒有見上幾麵,但相互之間對對方的能力品行都是有所了解的,也因了此便沒有誰能比她更知道他能一朝高中的不易,他把她救出來也確實是大恩一件,不過,就是因為這種種,她反而更是不能答應這門親事。’

因為,一旦她成為他的妻室,她過去的那些被拐也好,為仆也罷,甚至這一次被綁架的事情都可能會成為阻礙他前程的定時炸彈。水二的事情不是最好的例子麼?不過是曾經一道逃脫的那點子關聯就被引申出無數深意,最後害的兩人雙雙被俘虜,可見,隻要有心,那些人是什麼都會拿來利用的,更何況,她的過去原本便並不是什麼秘密,隨便什麼人稍微一查就會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