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長時間。
聽說仙兒跟隨勝利回師的軍隊歸來,衝了喜,我才恢複健康。
打聽到大軍會從這兒經過,我這才聞風而來。
好仙兒,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原來,隻要能夠有你,我就可以百病全消。”
這最後一句話,未免油嘴滑舌。
軒轅思的這一番話,不要說軒轅哲聽來很別扭,就連藍水仙都感覺有些不切實際。
不過,軒轅思一定要這樣說,也不好反駁些什麼,還是繼續趕路要緊,“三王子要和大軍同行嗎?不知道柳妃娘娘的病嚴重不?”
藍水仙的意思是說,軒轅思你自己最好還是盡快趕回京城去探望柳妃,自己的母親,不必跟隨大軍拖拖拉拉的耽誤時間。
當然也有另一方麵的原因,就是軒轅哲與軒轅思兩個人關係不睦,藍水仙夾在他們中間,作為主要的導火源,隻能跟著一塊受罪,最好別湊在一堆。
柳妃的病,是軒轅思讓裝的,他自然不掛念。
這次出京,軒轅思為的就是藍水仙,自己的王子妃,“我家仙兒去哪裏,我就跟到哪裏。”
“那三王子上馬,我坐車,我們盡快趕回京城去吧,也好讓柳妃娘娘早一天看見你。”還是盡快趕路,更快些結束這樣的尷尬局麵才是。
作為全軍統帥的軒轅哲,都隻在藍水仙轎外騎馬,軒轅思也不好進去馬車裏麵相陪。
軒轅哲與軒轅思,兩位薊國的重要王子,一左一右,跟在藍水仙馬車旁,帶領大軍,趕往京城而來。
這回可辛苦了藍水仙,原先隻有軒轅哲一個人,她累了些,嫌棄馬車顛簸,太悶太無聊,就可以把軒轅哲叫進去,“侍候”她一會兒,甚至很久。
隻有大軍裏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軒轅哲才出去處理一下。
現在就不行,叫進來哪個都不合適,另一方肯定不同意,要找麻煩,當然叫進來兩個肯定就更糟糕。
於是,有什麼困難,哪些不適,藍水仙隻好忍著,盡量自己解決,要不就是找陸兒幫幫忙。
自從來了軒轅思,回京這一路上,藍水仙感覺日子過得很漫長。
不過,幸好路途總有到京,結束的那一天。
薊王與王後親自接出薊京城外。京城百姓們更是夾道歡迎,不肯錯過這一空前盛況。
一時之間,軒轅哲自然成為全國最被別人看好的王子,其聲譽超過軒轅揚。
犒賞三軍,並且安置部隊去向問題,這些雜亂的軍務,自有他人安排,在軒轅哲看來,就已經是收尾的小事,不必由他親自過問。
最高興不過的是薊王,退卻燕國大軍,兩個好兒子同時回京,哪一件都令他喜不自勝。
功勞軒轅哲自然最大,他是全軍統帥,最終把囂張、強悍的燕軍趕出薊國去,基本上大半都是他的豐功偉績。
軒轅思也很不錯呀,能夠顧全大局,沒有在戰場上就一定要把藍水仙拉回京城,不分散軒轅哲打仗的注意,甚至意誌力;明知自己的母妃病重,都不肯舍棄退燕大業。
而且,一回京,軒轅思又去工地查看王地宮的建造情況,既不居功自傲,又十分勤勉,也是再好不過。
軒轅思什麼都沒有做,隻因為跟隨軒轅哲一塊回的京,便撿到個大便宜。
薊王哪裏知道,軒轅思根本沒有能夠到前線戰場中去,他沒問及這類事情,自然也無人向他稟明到底是怎麼回事,隻是自己的美好想象。
當然,沒去戰場,其實也不是軒轅思的錯,都是軒轅哲的人從中作了手腳,怪不得別人。
更令薊王高興的是,久病不愈的柳妃聽說兒子安然回京,病體很快恢複康健,精神瞿爍,又可以與他成就魚水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