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陽還想推脫。
潘廣臣兩眼一瞪,作勢板起了臉,唬道,“兆科你再推辭,我可當你看不起我了啊!”
吳秀娟也從廚房伸頭出來,笑道,“廣臣說的是,大兄弟,你就在我家安心住下吧,明個和廣臣一塊回去,也算有個伴兒!”
潘陽這才應了下來,潘廣臣這人忠厚老實,就是吳秀娟比較虛偽,潘陽心裏想著這回住了她家,也算是承吳秀娟一個人情,大不了下回過來給她送點蔬菜當回報,省得她在背後說她占她家便宜。
次日潘廣臣騎自行和潘陽一道回去,雖沒下雪下雨,但寒風凜冽,潘陽不好意思總讓潘廣臣頂著寒風在前頭吹,半路上她要潘廣臣坐車後座,她騎車載他。
潘廣臣也沒推辭,兩人換著騎車,總算趕在中午前到了家。
潘陽這次回家帶的東西比較多,她從布兜裏挨個掏出放在八仙桌上,五斤豬肉,五斤豬下水,兩斤花生,兩包零嘴兒,還有她空間裏剩下的糖果餅幹。
家裏的幾個蘿卜頭將八仙桌團團圍住,潘士堯雖然是大孩子了,沒圍上來,但也兩眼放光。
張學蘭嗔她,“掙點錢不容易,買這麼些東西幹嘛。”
潘陽笑道,“這不是快過年了嘛,年前我也不準備再去城裏了,就多帶點回來當年貨。”
幾個蘿卜頭畏懼張學蘭的yin威,眼巴巴的瞅著八仙桌上零嘴兒,就是不敢伸手。
小蘿卜頭潘士告被潘士鬆抱著,他仗著自己是家裏的老小,膽子大,伸手往桌上探。
還沒摸到零嘴兒呢,就被張學蘭拍了一下,“先別吃,留著過年,現在吃了我看你們過年還吃什麼!”
潘士告摸摸自己被打的手背,癟癟嘴不敢吭聲。
潘陽道,“先拿一包給孩子們過過嘴癮兒,不一定非要擱到過年。”
張學蘭猶豫了下,終是解開一包油紙包,從裏麵分了一半的零嘴兒出來,“呐,先給你們嚐點兒,多了可沒有,要是被我發現誰偷吃,看我不揍他!”
幾個蘿卜頭忙齊齊保證,“娘放心,我們不偷吃!”
——
眼看就到了臘月二十三祭灶,祭灶這天,潘陽他們村有晚上吃餃子的習俗,餃子包起來麻煩,而且費麵粉,因此他們平時吃的極少,不止家裏幾個蘿卜頭開心不得了,潘陽他們幾個大人也很期待晚上那頓飯。
張學蘭一大早起來開始打掃廚房,連帶著屋裏上上下下都給收拾了。
因為晚上要吃好的,中午的飯張學蘭隨便做點對付過去得了,等吃完午飯,張學蘭在幾個蘿卜頭期待的眼神中,慢悠悠的把麵盆拿出來,從麵缸裏舀了一瓢精麵出來,又舀了半瓢紅薯麵摻進去,倒上水和起了麵。
張學蘭和麵的時候,潘士雲圍上大圍裙,幫張學蘭剁菜餡。
本來張學蘭是想剁一顆大白菜包素菜餃子,但是立馬被潘陽給否決了。
“家裏老小一年到頭吃苦頭吃的夠多了,都快過年了還不整點好的給我們吃,再說了,過年吃差了也不是好兆頭啊!”
張學蘭特別迷信,聽潘陽這麼一說,她這才割了半斤肉,讓潘士雲剁碎了和大白菜摻和到一起。
下午他們娘幾個在家包餃子,正忙活著,大門口傳來鄰居冬梅的聲音,“學蘭嫂子,你家哪個閑著呢,快,讓閑著的那個帶上搪瓷缸去大隊,大隊要分豬肉啦!”
他們村公社每年都會養幾頭豬仔,等養到了年,挑肥的宰了,村裏的村民們排隊,挨個均分。
潘陽以前聽家中長輩們提過,從二十三宰豬開始,以後斷斷續續還會按工分和人口發放糧食和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