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靠邊坐等於沒法表現了。

不,是對方不知道。她是可以不表現就不表現。

胤礽對她們兩人點點頭,心裏隻吃驚怎麼多來了個妹妹,之前他並未聽說。和胤禛一塊走時,胤礽嘀咕小聲起。胤禛搖搖頭,隻說:貌似是皇上安排的。

恪琳帶著柔琳到了角落裏,自個兒先坐下,手裏帕子往旁邊一凳子一指,意思讓柔琳坐那兒。

這個姐姐好像很傲氣,趾高氣揚的。柔琳沒做聲,有凳子坐就可以了,她不嫌棄。再說恪琳坐的也是一把凳子。

坐下來,聽著那邊哥哥們說話,不知道自己能幹什。好在她早有準備,叫瓜爾佳氏把帶的包袱拿開,拿出了那支筆和一個空白裝線本。

胤礽有了老四來了以後,給老四指著老三。胤禛明白到,對太子說:“太子殿下,何不先問問翰林院大學士們的建議?皇阿瑪之前交代過了,說是要我們到翰林院向大學士們學習的。”

老四這話不偏不倚,剛好提起了當時老三在康熙麵前的尷尬。胤祉的臉膛紅了紅,瞪起了老四。

七阿哥胤祐憋不住,一口茶水噴出了嘴。

可見親哥四爺這個口才~牛掰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親們的留言!!以後每晚改為十點以後更新,因為上架後要努力更多一點了,謝謝~

第31章

據說七爺胤祐天生是個跛子。要不是康熙的旨意, 七爺壓根不想來, 來了也坐在角落裏頭。

這會兒胤祐一噴水,其他人仿佛才意識到老七的存在。

每個人意會到老七為什麼噴茶水,一個個一樣忍不住笑。

胤祉的臉黑成了鍋底:一個老四, 一個老七, 他記住了!

太子胤礽聽到四阿哥這話, 一邊樂一邊想著你這個老三總算有今日今時, 更是拉近了胤禛的胳膊。兩人來到了張玉書等一眾翰林院大學士麵前請教。

張玉書給阿哥們和太子回了禮, 緊接介紹起翰林院奉從旨意所做的一些籌備工作。

眾阿哥聽著張玉書的介紹。

大阿哥胤禔提起茶盞一口一口吸著茶水, 茶杯子幾乎掩蓋住了他一張臉。有人說這個大阿哥一樣是個美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好露出美顏。

胤祺和胤祐手裏皆拿著本書翻著,兩人心裏清楚再怎樣都輪不到他們倆個說話。

胤祉時不時, 想衝動地插嘴巴發表自己的觀點, 但是一看到老四又有些畏懼給縮了回去。

就此一來,似乎隻剩下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真的是認認真真地聽著張玉書說的每個字,生怕記漏了。

那年代,沒有記錄員。原因很簡單,古人用的基本是毛筆寫字。毛筆寫字一個最大的毛病,慢。

別看什麼文人雅士拿著毛筆在紙上揮毫,若是一陣風一般, 那是人家深思熟慮後再下筆的藝術品,期間不知道想了多少時辰。

而且用毛筆寫字,坐著不好寫,需要有站姿, 腰板要有姿態,手臂要有姿勢,寫下來沒會兒得出汗,累。所以,古代人學習寫字是挺累的一件事兒。柔琳可以理解為什麼小阿哥們,像她弟弟胤禎十三爺胤祥等不喜歡練字而更喜歡在外麵出汗射箭打拳,正因為寫個字種種拘束下竟然會比射箭還累。

今能看見張玉書等古代知名翰林學士在這裏博古通今發表演講。柔琳作為現代人自然興奮不已,手裏的筆嘩嘩嘩在紙上做記錄好做紀念。中間,張玉書停頓的時候,她眺望著翰林院內漂亮的橫梁內飾,身為設計師不禁心頭癢癢,於是翻到裝線本後頭在後頁紙上來個現場速寫。

由於恪琳帶著她坐在後排幾乎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給了她隱藏自己的優勢。她可以自由地寫寫寫,畫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