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利姬婭的圖爾曼王國是這樣分崩離析的(1 / 2)

對於艾維娜的利姬婭來說,從沃頓會戰之後的這兩天她簡直活在一場永無止境的噩夢裏。

從那顆天殺的妖星墜地的那一刻開始,她就明白了她費盡心思整合的哥頓與圖爾曼聯軍必將潰敗,她那愚蠢而又迷信的同胞們和大眾一樣信奉著預兆和啟示。諸如日食和月食象征王者和皇帝的隕落、流星象征著大人物被刺殺、森林中出現的不同的異常生物各有各的預兆。優秀的指揮官們常常運用這種士兵們的迷信,達成有利於戰爭的目的。

諸如在戰前買通祭司為出征人為造出吉兆、事先往水中的魚肚裏塞一卷莎草紙再假惺惺地挖出當著全軍誦讀、圈養一群白鴿在出征的前夜放入天空、收買演員偽裝成先知宣告勝利的必然性……不管貴族和將軍們相信與否,反正民眾和士兵都信著這樣的兆頭,所以這都是必要的準備。而當那顆血色的妖星墜入圖爾曼和哥頓人的故鄉黑森林腹地而不是羅薩人的營帳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出,這預示著大圖爾曼聯軍的覆滅和敗亡。

首先是狼騎兵的坐騎們紛紛因為異象受驚,將它們的主人甩下背,逃往黑森林的方向要回歸它們母親的懷抱;接著是數個大部落的族長率先在護衛的帶領下逃走;最後是毫無任何秩序的大規模潰敗,悍勇的蠻族士兵像是被嚇破了膽的孩子一般扭頭就跑,互相碰撞、踐踏、咒罵、哭喊,將自己毫無防禦的後背暴露給士氣大振的羅薩人,那一天蠻族們又想起了羅薩人曾經帶給他們的恐懼。過去發生在羅薩和蠻族間的無數次戰爭都證明了這樣的事實:隻要羅薩人的人數超過一萬,他們就有信心麵對任何強大的對手而不落敗,不論對方是五萬人、十萬人、或者二十萬,能打敗羅薩的永遠隻有羅薩自己。

作為黑森林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還成功整合了上黑森林的古圖爾曼和下黑森林的哥頓人眾多錯綜複雜的勢力,利姬婭今年的年紀雖然才22歲,她卻絕對不缺乏任何優秀的統治者所應該具備的眼光、格局和決斷力,她當然看得出來,就算潰敗到這種地步、大後方也幾乎被天災完全一鍋端掉,但是圖爾曼仍然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圖爾曼的主力成功保存了下來,沃頓會戰看上去雖然打得慘烈悲壯無比,無數的圖爾曼人和哥頓人倒在羅薩人的兵團陣列之前,但是在交戰進入中期的時候,大部分圖爾曼人和哥頓人抓住妖星墜落的機會成功逃回了黑森林,而作為核心的三大部落的族長們更是毫發無損,他們的名字分別是西塞河的無畏者屋科塔威亞、圖爾曼孤山的先知古爾雅、哥頓的烈焰心王迪奧多西,黑森林的主力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利姬婭清楚隻要重新鼓動起這三人,他們的威望仍然能發動接近十萬的兵力與羅薩人鏖戰到底。

羅薩人這次的勝利也絕對不輕鬆,利姬婭非常清楚,如今羅薩人的兵力是何等的捉襟見肘。這四萬人都是亞曆山大皇帝幾乎將內羅薩的臨時兵全部征召才湊出來的,會戰時頂在前麵的雖然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但是等到會戰進入中期,那些新兵的缺陷和膽怯全都一覽無遺,有新兵因為逃跑被百人長斬首、有預備兵甚至不能扛住哥頓人的一次衝鋒、還有不少新兵的結陣七零八落,反而將統帥科爾布羅的布陣給打亂……

而在狼騎兵奇襲殺出追殺奔雷輕騎的時候,利姬婭甚至第一次看到百戰不敗的羅薩人有在正麵戰場上被擊敗的可能,而她本人更是殺到了距離羅薩皇帝隻有三百步的距離!利姬婭敢說,如果沒有那個烏龜殼一般堅固的騎士攔路,她甚至有可能摘下羅薩皇帝的腦袋獻給北境舊神!

逃入黑森林的第一天在紛亂和喧囂中度過,利姬婭首先要重新整合她的部下和族人,還要率領部眾前往中部圖爾曼的隕石災區滅火、拯救族人、領導祭祀們對隕石坑祈禱請求平息“神靈的憤怒”。同時她和三位麾下的族長重新建立了聯係,三位族長都在做和她相同的事,竭盡自己的力量試圖穩住圖爾曼的局勢,將一片混亂的黑森林重新鎮壓下來,將各自的勢力統統收攏。僅僅這一天,黑森林的內亂裏就有至少三千人被殺掉,大多數是蠻族因為恐懼和瘋狂而產生的“內耗”,蠻族自相殘殺起來也絕不會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