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這大內的轎班訓練有素,把個轎子抬得又快又穩,不知不覺已穿了六條巷子,再過一條約半裏路長的紙馬巷,就到了紅籮炭廠。眼看快到了目的地,邱得用一直緊縮的心才慢慢鬆馳,剛說揉揉疲乏的眼睛,忽然聽得身後傳來吵鬧聲,他掀開轎簾扭頭一看,隻見後頭的那乘轎子被一群皂隸圍著了。他心裏一急,大呼一聲“停轎!”
轎子還未停穩,邱得用早跳將下來朝後頭奔去,隻見那夥人正掀開轎門,把章大郎從裏頭揪了出來。
“住手!”
邱得用尖著嗓子大喊一聲,那夥人見是個衣著華貴的老公公,愣怔了一下,其中一位黑靴小校瞅了邱得用一眼,命令眾差人道:
“不要管,先把人犯捆了!”
說話時,邱得用已跑到跟前,把一雙雁眼睜得大大的看著小校,氣喘籲籲地說:
“你們是哪個衙門的?”
小校亮了亮腰牌,答道:“刑部的。”
“你知道咱是誰?”邱公公又問。
“不知道。”小校裝蒜。
“不知道咱是誰,這轎子你總該認識吧?”
“認識,是大內二十四監局的掌印公公們坐的。”
“既然知道,為什麼還敢攔?”
“因為這轎子裏坐的不是公公,而是咱們要抓的人犯。”
“誰說他是人犯?”
“這個咱不知道,小的隻是奉命行事,公公你看,咱這裏有抓捕章大郎的駕帖。”
小校將一張蓋有刑科關防的公文在邱得用跟前晃了晃,然後命令眾皂隸:
“把人犯帶走。”
早已被捆得結結實實的章大郎被眾皂隸推推揉揉,要扭進另一乘兩人抬的黑色小轎。
“舅舅救我??”
章大郎聲嘶力竭地叫著。邱得用一時氣極,也不知如何辦好,眼睜睜地看著這夥人把章大郎硬塞進小轎,抬起來如飛地跑了,才揮舞著雙手,歇斯底裏地叫道:
“你們回來??”
黑色小轎早就沒影了,隻邱得用幹澀的喊聲,在空蕩蕩的巷道裏回響。
第五回??第六回 [本章字數:15363 最新更新時間:2012-05-14 20:50:55.0]
----------------------------------------------------
第五回 析時局大臣商策略 行巨賄主事為升官
整整一個下午,各衙門要緊官員走馬燈一樣在內閣穿進穿出。儲濟倉的械鬥弄出了人命案,也算是驚動朝野的大事。俗話說,好事不出屋,惡事傳千裏。事兒出了不到兩個時辰,滿京城就傳得沸沸揚揚。十之**的京官,對胡椒蘇木折俸本身就有意見,隻是懾於新任首輔的權勢,敢怒而不敢言。章大郎這回挑頭出來鬧事,他們是求之不得。謹慎一點的,抱著黃鶴樓上看翻船??幸災樂禍的態度。刁鑽一點的,便借題發揮四處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更有那些個慣於窺伺風向挖窟窿生蛆的人物,硬是聳著鼻子要從中嗅出個什麼“味兒”來。他們很自然由章大郎想到邱得用,由邱得用想到李太後,這麼連掛上去,就覺得這裏頭大有文章。“章大郎敢這麼張狂,肯定是得了上方寶劍。”他們想當然得出這麼個結論。由此更猜測上任才一個多月的首輔張居正肯定在什麼地方得罪了李太後。頓時間,輿情對張居正極為不利。
麵對這一團亂麻的局勢,張居正盡管心情沉重,但卻鎮靜如常。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就是不聽衙署市坊的那些議論,單從前來謁見的那些官員的言談舉止中,他也大致推斷得出事態的嚴重性。要抓住牛鼻子而不要讓人牽著鼻子走,他在心裏這麼告誡自己。因此,當兵部尚書譚綸走進他的值房謁見時,他劈頭就問:
“子理,你屬下究竟有多少人參予了鬧事?”
譚綸與王國光以及刑部尚書王之誥都是同年。譚綸是嘉靖朝霍然崛起的一名軍事奇才,在東南抗倭及西北抗虜的各次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麾下的俞大猷與戚繼光,都成為了一代名將,張居正擔任次輔期間分管軍事,英雄惜英雄,故與譚綸結下了深厚友誼。一年前,譚綸從南京兵部尚書任上解甲歸田,張居正擔任首輔後,又舉薦他重新出山執掌兵部堂印。因為是老朋友,張居正講話也就不存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