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段(1 / 3)

氏又命芝兒給老爺上茶,待張居正啜了一口加參片衝泡的紅茶後,她才開口說道:

“你一回到家,就頭不是頭,臉不是臉的,在孩子們麵前,總沒個慈祥的時候。”

“允修在玩什麼?”張居正問。

“風葫蘆。”

張居正又沉下臉,說:“玩物喪誌,誰讓他玩的?”

“我。”

“你?”張居正狐疑地望著夫人,“庸愛出逆子,鳳蘭,這一點你要切記啊。”

張夫人一笑,旋即又不無傷心地問:“叔大,今天是什麼日子?”

“什麼日子?”

“允修十歲的生日,早晨你出門時,還提醒我,晚上大家一起用膳慶祝。”

“啊呀!”張居正一拍腦門子,抱歉地說,“今天忙昏了頭,竟把這事忘得一幹二淨。”

“我們荊州老家,人一生重三個生日,一是十歲,這是成人,過了十歲就可以定親了;二是三十歲,這是而立之年,一生能不能做大事,就看三十歲做沒做出樣子;三是五十歲,這是天命之年,晚年有沒有福祿壽,在這個年上便見分曉。允修今天要做十歲,可是你卻忘得一幹二淨,這……,唉!”

這位張夫人與張居正同是荊州城裏人,是一位舉人的女兒。從小墨香薰染,因此知書達理。與張居正結縭二十多年,兩人相濡以沫,從未紅過臉,張居正為官,一應家務很少過問,全憑夫人操持。眼下,張夫人提起葫蘆根也動,數落一大堆,眼圈兒也紅了。張居正自知理虧,也不爭辯,隻得賠笑問道:

“晚膳用過了?”

“誰用了,都等著你哪。”

“那,現在吃吧。”

說是這樣說,張居正其實一點胃口也沒有。今天一天他都在緊張中度過,上午在雲台鄞見皇上,下午因處理儲濟倉事件,不停地召見大臣。累且不說,尤其讓他擔心的,是這件事情可能留下的後遺症。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後果他都反複想過並琢磨出對策來,真正的累就累在這裏。但這種治國的大事也不便與夫人談及,因此說是去吃飯,人卻不挪腿。

張夫人察言觀色,問道:“叔大,看你心事重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沒什麼?”張居正掩飾地一笑,“今晚上給允修做生日,辦了什麼好吃的?”

“有你最喜歡的三個菜。”

“啊?”

“皮條鱔魚,蒸筒蒿,東瓜燉裙邊。”

張夫人說的這三個菜,都是荊州名菜。特別是東瓜燉裙邊。這“裙邊”乃是海碗大的老鱉繞背一周的邊帶,一隻鱉的精華全在其上。用其燉東瓜,味美無比,除秋燥,這是當令食品。張居正雖居京多年,仍喜歡吃家鄉菜。家裏換過三個廚師,全是從荊州請過來的。前年,張夫人聽說荊州城裏的鳳天酒樓上又出了位名廚,便托人把他聘了過來。一想到“裙邊”的美味,張居正立刻口角生香,但他依舊說道:

“現在,京官們胡椒蘇木折俸,必定會有風波。家裏用度,還望夫人扣緊一些,以免捉襟見肘。”

張夫人答:“幾樣家常菜,要不了什麼錢。”

“人多口雜,還是不要招搖。”

“喲,你好歹是個宰相了,未必吃兩個菜也要看人臉色?你不要這個門麵,我還要呢?”

張夫人說著,眼圈兒又紅了。張居正已經起身走到起居間門口,見夫人這麼說,又折了回來,小聲說道:

“正因為我現在身為首輔,所以才必須處處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