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午門廷杖血飛似雨 微臣忤旨氣貫如虹
“押罪官!”
一位小校站在午門前臨時搭起的木台上,發出了一聲令人毛骨悚然的呐喊。頓時,從左掖門旁邊的三間值房裏湧出一隊錦衣衛兵士,他們押解著戴著鐵木枷的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四人,推推搡搡走到木台前。木台上擺了一張長桌,錦衣衛都督朱希孝主持今天的行刑。讓一位王公親執其事,可見皇上對這次廷杖的重視。按皇上的旨意,京城四品以上官員都來到現場,數百名官員按級別分站兩廂,一個個神色嚴峻一言不發。廣場四周,三步一崗四部一哨站滿了錦衣衛兵士,真個是風聲鶴唳戒備森嚴。
木台前的磚地上,早已鋪好了四塊氈,氈上又各鋪了一長卷十分結實的白梭布??這也是廷杖的規矩,被杖者躺在白布上麵,一俟廷杖完畢,行刑者隻須把這白布一拖,被杖者就被曳出午門廣場,交給早已在那裏等候的家屬。
吳中行等四人被押到四塊氈前,麵朝木台站好。自隆慶皇帝登基以來,到現在的萬曆五年,一共十一個年頭了,這午門外一直不曾舉行過令人毛骨悚然的廷杖。四個人一起挨杖,更是多年沒有發生過的慘事。所以,廣場上的氣氛便顯得格外壓抑。朱希孝雖然貴為錦衣衛大帥,卻從未經曆過戰陣,也極少見到流血的場麵。所以,今天他顯得特別緊張,他將眼前的四名“罪官”掃視一眼,做了一個手勢,嘴中吐出兩個字:
“卸枷。”
“卸枷??”小校大聲傳達命令。
幾個緹騎兵上前,嫻熟地開鎖取枷。隻聽得一陣咣啷咣啷的磕碰聲,四個人頸上的鐵木枷卸了。由於他們的雙手長久被扯舉起來夾死,因此肘關節都已僵直麻木,一旦卸開枷,他們向上彎曲的手一時還放不下來。艾穆與沈思孝少受一天罪,故手放得快一點,艾穆輕輕地甩著手臂,看著站在隔壁的趙用賢仍舉著手,便道:
“汝師兄,閉眼一咬牙,手就下來了。”
“你過來幫我扳下來。”
趙用賢本是說一句玩笑話,艾穆信以為真,竟忘了這是在刑場,抬步就要過去,行刑兵士伸棒朝他胸`前一橫,鐵刺紮在囚衣上,頓時紮了幾個小洞。朱希孝雖然行事謹慎,卻把趙用賢與艾穆的行動看作是對他這個主刑官的挑釁,或者說是蔑視,因此轉懼為怒,斥道:
“爾等罪官,臨到受刑還不畏謹!”
艾穆不肯在眾位大臣麵前表現畏葸,故大聲抗言道:“我等維護朝廷綱常,何罪之有?”
“放肆!”朱希孝一提嗓門,顯出他不怒而威的大帥本色,“宣旨!”
“是。”
一位太監從側邊走上木台,展開黃綾旨卷,高聲讀道:
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等,反對曾士楚陳三謨等奪情之議,名曰維護綱常,實則離間君臣。雖枷栲示眾,猶不思悔改。今著棉衣衛杖吳中行、趙用賢六十,削職為編氓;杖艾穆、沈思孝八十,三千裏外充軍。受刑之後,即刻逐出京城,不得停留。欽此!
太監宣旨時,廣場上名色人等有千人之多,卻是一片鴉雀無聲。在場的許多官員不敢相信,如此嚴厲的懲罰,是一個十五歲的皇帝作出的決斷。但也容不得他們細想,宣旨聲剛一停,隻見朱希孝一揮手,他身旁的小校又振聲吼道:
“行刑??”
聲猶未落,早已在眾罪官跟前站好的錦衣衛兵士一擁而上,極其熟練地將四個人撳翻在地,弄到白布上臉貼磚地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