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遊七吩咐守值的丫環替張居正掖好被子。
“請他進來。”
張居正說著,又一次強撐著身子要坐起來迎客。馮保正好這時跨進了門,見狀忙快步上前阻攔,言道:
“張先生就這麼躺著,千萬不要動。”
張居正也不再堅持下床,丫環找來大迎枕把他的頭部墊高,就這麼半躺著。遊七搬來一把太師椅挨著床邊放下,請馮保落坐。
卻說張居正此次發病後不幾天,馮保就來看過,那時隻覺得張居正氣色雖差,但兩眼仍炯然有神,心想無大礙,回到宮裏頭,還專門向兩宮太後和皇上作了稟報,說張先生得的是時症,調養一些日子就會好起來。後來聽說病情越來越重,心裏頭便放心不下,今日一大早到宮裏頭請示了皇上,便啟轎來積香廬探望。這會兒見張居正眼窩深陷印堂發黑,不單麵色幹枯,就連平日修長黑潤的一部長須也失去了光澤,一瞧這副模樣,馮保嘴一癟,竟簌簌落下淚來。張居正勉強擠出笑容,說道:
“馮公公,多謝您來探望。”
馮保拭了拭眼淚,難過地說:“是兩宮太後和皇上,差老夫前來慰問。”
“不穀身體不爭氣,連累太後與皇上。”
張居正說著,枯澀的眼窩裏也有淚花打轉。馮保握了握張居正伸出被窩的手,滾燙滾燙火炭一般,便問道:
“聽遊七說,您吃的都是太醫院的湯頭?”
“是的。”
遊七插話說:“太醫院每天有兩名郎中在這裏當值,須臾不得離開。”
“這個咱知道,這是皇上親自安排的。”馮保皺著眉頭說,“但太醫院的郎中,十個倒有九個是藥呆子。開出的湯頭吃不死人,也救不活人。京師向來有諺語,道的是‘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這四句話專諷刺名實不符。所以,這太醫院的藥方,咱心裏頭始終存著疑,聽說你久治不愈,咱便從大同給您請了個郎中來,這郎中專治疑難雜症,素有‘王神仙’之稱。”
“人呢?”張居正問。
“已在樓下坐著。”
馮保說話時,遊七早下樓把王神仙請了上來。隻見這王神仙已七十多歲,但鶴發童顏神清氣爽,一看就讓人相信是有道行的人。王神仙進屋後行了覲見大禮,略事寒喧後,便走到床前替張居正把了把脈,然後又看了看臉色,說道:
“大人名為陽燥,實則陰虛。”
“何以見得?”馮保問。
王神仙答:“如果小老兒沒有說錯的話,首輔大人的右眼已看不清東西。”
“是的,”張居正微微點了一下頭,答道,“元霄節後,不穀的右眼突然變壞,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如今讀奏章、擬票,全憑一隻左眼。”
“小老兒還說一點,大人一直解不出大便來。且大便口常常帶血。”
張居正眼珠子一轉,微微頷首道:“這也是真的。”
“咦,王神仙你果然有一手,”馮保嘖嘖稱奇,問道,“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王神仙答:“這其實很簡單,隻須懂得八卦就可以解透。一般人隻把八卦對應於山川萬物,其實人身就是一個八卦。人的頭圓圓的,象征幹天,雙足方方的,象征坤地。古人言天圓地方,人又何嚐不是這樣!頭足之間,人的身體像艮山,津液像兌澤,聲音像震雷,呼吸像巽風,血榮像坎水,氣工像離火。一身八封皆全。還有,人的耳、目、鼻,皆是兩個孔,口、小便與大便口,皆是單竅。雙為陰,單為陽,一陰一陽謂之道。故若要看一個人的身體病情,則首看鼻下、口上之人中。對應六十四卦,這人中穴是泰卦。首輔大人為木命之人,人中穴應是亮青之色,但眼下為赤紅之色,這就是病象。赤紅屬火。木生火,說明首輔身上元氣喪失太多。《素問》中講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陰也,人右耳目不如左明。地不滿東南,以東方陽也,人左手足不如右強。’氣屬陽,形屬陰。陽左陰右,陽清陰濁,陽虛陰實也。首輔大人現在恰恰相反,不是陽虛陰實,而是陽實陰虛。所以,根據人中穴的顏色以及脈息,小老兒推斷首輔大人右眼已看不清東西,這是腎氣不足,陰虛嚴重的表現。陰上陽下,水既不能克火,火便燥熱下行,至大便處瘀結發虐,故皮幹滲血。大便中的水份也被邪火烤幹,板結成塊難以排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