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苦難的開始(2 / 2)

此情此景,百姓已經快被逼到了絕境。

好在穀雨過後,上天似乎開了眼,忽然降下一場春雨。

好雨知時節,在絕望中抓住最後希望曙光的貧民們立馬又煥發了生機,紛紛不辭勞苦,趕緊把時令莊稼全部種上。

好歹,算是鬆了口氣。

老朱家,看起來像是隨時都可能坍塌的朱家草屋中,才做了貧農的咱終於在土地裏播種完畢,躲在草席子上大口的喘歇。

真是掏空了力氣,再沒有半分精神。

這讓咱忽然想起咱娘給咱講過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觀刈麥》中的一句詩。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現在親身感受一番其中滋味,再想來,這農民的日子真是太苦了。

然而更讓人感到不公的是,就是農民們這般的勞苦,卻還是被貼著最卑微的標簽,過著一貧如洗、朝不慮夕的日子。

這樣的不公,讓咱再一次認識到了這元朝社會的不公,咱忍耐著,咱壓抑著,心中開始醞釀起瘋狂,深藏起反抗。

咱知道,這樣的絕境,咱總有一天會親自走出去。

“重八,第一次下地,累壞了吧!”

咱娘用破碗給咱端來清水,咱一飲而盡,擦拭了一把汗水,想到咱爹任勞任怨的在地裏幹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在咱麵前抱怨過,不禁搖頭道:“娘,咱不累!”

“唉,娘對不起你,讓你受苦了。”娘的眼睛忽然紅了起來,因為她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長大了,自己卻也再難給他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這樣一個生有富貴氣的寶貝兒子,現在卻要遭受這份罪。

咱卻不以為然的寬慰咱娘道:“娘,重八不累,您放心,咱家地裏都種上了莊稼,到時候收成肯定好,來年,重八讓您天天有麵饃吃。”

咯咯咯……

咱娘欣慰的笑了起來,可是看著咱娘的笑容,咱當時卻猛的心顫起來。

就是為了這份笑容,咱也應該踏踏實實的過日子,不讓咱娘煩心才是,至於那些仍舊是幼芽般的非分之想,讓它們統統見鬼去吧!

“哎,娘等著重八的麵饃哩!”

然而,咱娘卻終究是沒能等到咱的麵膜。

因為那一年的莊稼的長勢完全的出乎了咱的意料。

一場短暫的春雨並沒有改變土地貧瘠的本質,這荒涼的田地再次帶給咱“驚喜”,種下的莊稼幼苗,十成死了七成,向著原本成片成片的莊稼地看去,隻有孤零零的幾棵青苗,稀疏的讓人心酸。

禍不單行,原本因為土地的貧瘠,越發依賴於夏日多雨來拯救這場恐怖災難的莊稼,然而到了入夏,一連三四個月,居然仍舊不見一滴雨水。

大旱來臨,村子裏唯一灌溉作物的水源,村頭的濠水竟然也斷流幹枯。

如此境地,農民們隻的仰天悲愴,卻是無計可施。

眼看著,就連最卑微的活下去的希冀,也要被這莫大的災禍徹底泯滅。

那一年,咱終於認識到了生命的脆弱、人性的麻木、被剝削的痛苦、奮起反抗的無奈……

咱朱元璋,也開始了第一次的在苦難磨礪中的巨大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