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淵這邊接到了請帖,要出去赴一場詩會。
因此四個人看到午時將近,也就信步走出了爛麵胡同,向著正陽門一帶走去。
一共四張請帖卻來自兩個地方,其中一張是華潛拿出來的,那是華家在京師裏做官的長輩,特意給他送來的這張請帖,是富商查家在查樓設宴,讓他過去赴會。
這場詩會,一是查家招待親朋好友赴京趕考的子弟,同時也給很多知名才子送去了請帖,請他們赴宴作詩。
至於另外三張請帖則是出自沈淵這邊,是徽商沈家的官員送來給沈淵的。
在他們怡園四傑當中,沈渙和沈淵都是沈家重點培養的對象,柳如青是沈淵的表兄,也是姻親關係,所以大家都得了帖子。
同時接到了兩方麵的請帖,請客的卻是同一個地方,這就足以看出這場詩會的規模,確實是不。
而且帖子上還了,要遍請今科舉子中的英才,所以沈淵他們估計去的人也一定不少。
去就去唄,年輕人的心性要不也是喜歡熱鬧,更何況沈淵他們也想看看這下英才之中,還有什麼樣精采的人物。
於是這一存了比試的心思,似乎此行就更有意思了……當他們一路來到了正陽門,向南一拐,沒多遠就到了查樓。
這座查樓,生活在現代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其實就是廣和樓也就是廣和劇場,這個時代它還叫查樓。
這查樓是姓查的富商所建,這個姓氏很少,卻在明清兩代十分顯赫。
查姓分為南北兩查,南查在海寧,以文脈勝,明清時便出了以查慎行這樣的名士,世人將其稱為“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
所謂“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就是得這一支……沒錯,現代著名的金庸大師就是南查後人。
至於北查,主要分布在京津兩地,以鹽商起家,是京師巨富。
這查樓是北查修建的一座戲樓,不過這個時候還不像後世一樣對外營業,而是人家自己的私產。
等到沈淵他們到了查樓門口,遠遠的就看到一大片儒衫學子,聚集在那裏。
一行人來到樓下,隔著一大片人群,他們就見樓上兩側的梁柱上,掛著一副長長的楹聯:學君臣,學父子,學夫婦,學朋友,彙千古忠孝節義重重演來,漫道逢場作戲。
或富貴,或貧賤,或喜怒,或哀樂,將一時離合悲歡細細看來,管教拍案驚奇!中間的橫批上著“盛世元音”這副楹聯顯然得是演戲的事,對聯對仗工整,文字精煉,沈淵他們見了之後也是暗自點頭。
不過現在他們想要進去,還得往裏擠……不知道為什麼,門口居然聚集了這麼多人。
大家都不進去,擠在外邊幹什麼?
沈淵一邊分開人群,一邊心裏還在納悶。
結果到了門前,他們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裏麵除了有請帖的人之外,還允許沒請帖的舉子上樓,而且無需檢驗他們考試時的憑證,隻要通過門前的考核就行。
在查樓大門的外麵一側,一連排擺了三張桌子,桌子後麵還坐著幾個儒生打扮的人,桌子上還放著個一尺見方的木頭盒子。
沈淵一眼就看到那木頭盒子上,居然還有一個碗口粗的圓洞,他頓時就笑了……這場景跟現代時商超門前的抽獎活動,簡直是一模一樣好不好!沈淵扯住旁邊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問他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是查家設下的一道考試題,在那個盒子裏麵有一堆紙條,上麵寫著各種詩詞文體的內容和要求。
隻要是誰想進去,就要從裏麵抽出一個紙條,按照那個上麵的內容以一盞茶時間為限,做出工整的詩詞就可以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