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詩中的“美人肩”則是一種花瓶,又叫柳葉瓶,以其姿態優美,線條猶如美人身段而得名……其實它的形製很像是拉長了的玉壺春瓶。
然後後麵的兩句“葉互參差影,花飛成離亂。”
得是葉影參差,花瓣飄落,這是描繪了丁香花的動態,筆鋒一轉,把瓶中花的靜態變成了動景。
之後的“勝寫丹青圖,”是以花比畫。
“妝成水月間”,是以花擬人。
詩中得是此花既可入畫,又如同月下美人……寫詩寫到這樣的層次上,已經是足以讓人拍案叫絕。
可是在最後兩句,沈淵竟然有把這首詩的高度再次拔高!“色借相公袍,香分子殿”!這“色借相公袍”一句,用了個十分佳妙的比喻,因為一品袍服就是紫色的,和丁香花的顏色相映成趣。
至於最後一句“香分子殿”卻是磅礴大氣,開闊難言,雖然得還是丁香花的香韻,卻早已超脫了詠花的範疇。
後麵的這兩句分明應該是出自名臣之手,可是若在一個剛剛參加完考試,就在今日午時便要張榜公布成績的書生筆下寫出來……這其中的驚人之處,真是越想越讓人膽戰心驚!在北宋的時就有名臣張耒,寫下過一句“猶帶開元子紅袍香”提寫在《韓幹馬圖》這幅畫上。
可是與之相比,沈淵最後的這兩句詩,顯然是讓人聽了之後更加熱血奔流,豪氣萬千!此刻場上的眾人看著沈淵,沒有一個出聲的,而沈少爺踏上了最後一節台階之後,也緩緩回過頭,看向了那個刁難他的儒生。
大家誰也沒想到,當這位白衣少年再抽一題之後,竟然被他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到了現在,還用糾結進不進門的問題嗎?
這樣的詩拿到樓上去,試問滿樓下精英,有幾個敢吭氣兒的?
這樣的人要是沒有資格去赴詩會,那誰還有資格?
此刻那個刁難沈淵的儒生,不由得羞憤不已地想道:如果這個年輕學子,真的在他為難之下拂袖而去,那自己可就成了一個大笑柄!因為這首詩和眼前的情景,足以讓這位白衣學子下揚名。
甚至不知多少年之後,還有人津津樂道地講起這個典故,到時候他依舊還是那個作背景的醜角!而在這一刻,沈淵淡然一笑,帶著眾人一起步上查樓。
看著這個白衣青年的背影,此刻那些圍觀的書生同時長出了一口氣,眾人呼氣的聲音猶如刮起了一陣風,把他們自己都嚇了一跳。
在這一刻,他們心中同時想到了一件事……越想越是心裏砰砰直跳!沒過多久就到午時了,到時候就是會試放榜之際。
若是這個作詩的青年真的榮登榜首,成為今科會元。
那麼他在放榜之前寫下的這首詩,就真的成了千秋佳話!他們這些人,也就成了親眼見證曆史的人!他能考中嗎?
這個三步成詩,以一句“色借相公袍,香分子殿”震懾全場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