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3 / 3)

☆、第一章

一夜風雪過後,青灰色的房頂,綠油油的田地,都積上一層厚厚的雪,整個平安壩都籠罩在銀白世界裏,顯得極致的寧靜與祥和。

林年快速扒完碗裏粥後,轉身從牆壁的釘子上取下帆布軍綠色斜跨包背上,衝屋內叫道:“爸,我去學校了。”

話音還沒落下,前幾天幫隔壁村人修房,被預製板壓到腿正在家休養的林明清就從內屋一瘸一拐走出來,手裏拿著一條厚厚毛線圍巾,走向已經被裹成粽子的林年,邊給他圍上邊叮囑:“天氣冷別著涼,還有路上全是雪滑的很,走慢點不要急,中午爸會把飯給你送到學校,就別回來了。”從平安壩到林年所讀錦陽五中,坐公車大約需要十多分鍾,平常天晴時,林年和其他幾個同村人都步行或者騎自行車去學校,但遇到這種風雪天氣,就隻有選擇坐公車。

如果是以前或者上一世,林年定要不耐煩地打斷,但經曆過生與死,擁有與背叛,再次活過來的他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守護什麼:“爸,您腿不方便千萬別出門,我中午就在學校外麵隨便吃點東西,您甭操心。”說完,林年就自顧跑出屋,眨眼間人就消失在林明清的視線內。

盡管早看不到兒子的蹤影,但林明清依舊擔憂心疼的注視著大門口,過去好一會兒才收拾起桌上碗筷進了廚房。

平安壩隻是一個普通河壩村莊,住在這裏的家家戶戶基本都靠種植麥冬為生,林家自然也不離外。

想起昨夜大雪,林年有些擔心自家那兩畝麥冬地,便順道去了趟地裏,看著麥冬行間被積雪壓彎的蒜苗,林年微微皺起眉,雙手不自覺的握緊書包背帶,怕是這一季收入又要減半。

“這不是林家團子麼,怎麼站田坎邊發愣呢。”

林年偏頭看著迎麵走來的老大爺,微微一笑,很是禮貌而乖巧:“宋爺爺,您也來看地啊。”

這大半年來林年的改變,所有人都看在眼裏同時,也為林明清感到欣慰。宋老頭笑著摸出煙鬥,將自製葉子煙塞進去,接著點燃葉子煙,嘴唇對著煙嘴快速吸了幾下:“嗯,幾十年沒下過這麼大的雪,搞得人一晚上都沒睡好。你個小娃也別擔心這些有的沒的,隻管好好讀書,將來掙大錢給你爸用,你爸這輩子,苦哎……”

“嗯。”林年眸子微閃,順勢將頭朝毛線圍巾裏縮了縮,隻露一雙黑亮的眼睛在外麵。

“今年祭祖,你家叔伯他們又不回來嗎?”林家或者說林明清家在平安壩並不算富裕人家,甚至可以用窮字來形容。在林家,林明清排行老三,上有兩位兄長,下有幺妹,而林家兄妹之間關係不大好,這是全平安壩都知道的事。林明清為人和善老實,是壩裏出名工匠,平時到處給人修房賺錢,本來家中有媳婦和兩個兒子,日子過得也算幸福,結果在林年五歲那年,不曉得林明清媳婦怎麼認識了一名外地商人,最後帶著剛滿兩歲的小兒子跟那名商人跑了。林明清為這事花光家中積蓄,天南地北的到處找人,人沒找到不說,還沒來得及趕上林家老頭的喪事,林家兩兄長就以此事為由,拒絕分給林明清半點林家家產。

林家兩兄長本來是一起做菜販生意的,在拿到林家家產後,兩兄弟生意漸漸做大,後來做進城裏,在城裏買了房子,就很少回平安壩。至於林家老幺因為長得不錯,經人介紹嫁進城裏有錢人家,便覺得自己是城裏人了,十分瞧不起壩裏的人。以前林家兩位老人在世,清明祭祖或者過年時她還會攜帶女兒回來一下,在林家兩位老人相繼去世後,就壓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