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登錄祖傳的筆記本電腦(上)(1 / 2)

公元2068年秋天,地處城市邊緣的那座筒子樓裏,姥爺的那間筒子樓蝸居,終於納入了危房改造的範疇。

我們一家,等這一天,足足等了六十年。

……

……

我是李豆豆,三十歲,大齡未婚男。

我的老媽是李悠然,我的姥爺叫李然,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我家裏隻有我,我老媽,我姥爺三口人。長大以後,老媽告訴我,離婚是我家的傳統,沒毛病。

我覺得我到現在還是單身,和童年兩大陰影很有關係。

其中一個,就是家族的傳統離婚。

我童年的另一個陰影,是很多人都認識我老媽和姥爺。

平時走在路上,偶爾就會有個大爺大媽走過來,仔細端詳著我,然後歎道,“你……是那誰的孩子吧?”

然後就一些對老媽和姥爺當年如何如何的唏噓。

如果這種狀況出現在小區裏,我會讚歎老媽和姥爺的好人緣,但當你走在陌生的街道,也出現這種情況時,這感覺就是……驚悚!

經過這麼多年驚悚的人生,我現在的性格裏,充滿了淡定的氣息。

……

……

說回這間筒子樓裏的小房間。

當初姥爺的老爸還在國營企業擔任工程師,退休前,單位裏給分了這套房,大小不過三十平米,在當時卻是羨煞旁人。

然而多年過後,筒子樓慢慢成為了曆史遺物,一座又一座的從地圖上消失。

姥爺兒時嬉戲寬敞的馬路,也經受不起時間的考驗,路麵斑駁,天天堵車。

所謂的寬敞,隻是針對自行車,從汽車的角度說,其實那隻是一條勉強可以通行的雙車道。

就是這樣破敗的環境,姥爺卻莫名的著迷。他的晚年時光,幾乎都是在這裏度過的。

那時候,我大約四五歲,姥爺已年過七十。老媽工作很忙,但每周都會帶上我,去看望姥爺。

同時也是勸說,勸說姥爺搬離筒子樓,和我們一起住。

固執的姥爺,在這一點上,從未讓步過。

他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說的多好啊!我這一生,從來沒聽過這樣經典的句子!

長久的拉鋸戰後,老媽終於作了妥協,作為條件,是必須給姥爺找一個保姆。

讓一個七十高齡的老人獨居,實在非人子可為。

後麵的日子,就是姥爺一個又一個的打罵趕走保姆的日子。

姥爺是個特別的人,他是個詩人,不經意間總能說出經典的句子,他也是旅行家,號稱走遍過華國的大江南北,他還是個……脾氣不大好的……倔老頭,沒有人能勸服他,哪怕一件事情。

那一年,我還在上初中,我再次印證了姥爺的特別之處。

那是下午課間時,姥爺給我打了電話,說,今天晚上一起來吃頓晚飯吧。

我問,你為什麼不給老媽打電話,她知道你主動邀請她,一定高興死了。

姥爺說,我最喜歡我的大外孫子了,這樣的消息,我更願意和我的大外孫子分享。

那天晚上,大家吃得都很開心。

那天夜裏,保姆打來電話,姥爺去世了,走得很安詳。

……

……

現在,距離姥爺逝世,又過去了十五年。

就連老媽,都在去年,因病離開了我。

老媽覺得,姥爺雖然不在了,但這裏存放著她對姥爺的思念。所以老媽臨走前,也在這間蝸居裏住了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