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賽況。
比賽開始。
沒過多久,電視機前的觀眾就看見神奇的一幕。一個團隊迅速和大部隊拉開距離,之所以說是團隊,因為每個人穿的衣服都一樣,有時候鏡頭拉近,還能看到他們背後清晰的“屹林道館”字樣。
而這個團隊的中心是一個馬尾女生,身邊圍著撐傘的人、送水的人、遞毛巾的人,更多的人高舉橫幅旗幟,一邊跟跑一邊高喊:“大師姐加油!大師姐最棒!”
這個場景很容易讓人想到,長跑時體力不支的選手艱難向終點跑去,周圍跟跑著許多給他加油鼓勁的小夥伴,這樣的場景往往最容易引爆人淚腺。
然而現實卻是,加油鼓勁的人和被加油鼓勁的人不斷和身後的人們拉開距離,鏡頭偶爾掃過馬尾女生,隻見她麵色紅潤,雙目有神,注意到鏡頭還笑著比了個“yeah”!
記者和攝像師無語凝噎。
黑衣隊集體到達終點的時候,後麵最快的人還沒跑到三分之一的賽程,而黑衣隊沒有任何疲憊的意思,停下來就正常步行離開,馬尾女生則朝鏡頭揮了揮手再離開。
經過這些天的不懈努力,尤雅終於出名了。
女子鉛球決賽才到場就立刻有記者衝過來采訪她,“尤雅同學,你連破跳高、馬拉鬆兩項紀錄,對鉛球比賽有多少信心呢?”
尤雅露齒一笑,“保底冠軍,爭取破紀錄。”
話音剛落,周圍的人高聲歡呼起來。
隨著她的出名,路人粉絲團也急速擴大,同學團和道館團已經成為冰山一角。隻要有她的比賽就有大量人跑來呐喊助威。
而她也沒有令眾人失望,6次投擲機會,第一次18.23米,第二次18.76米,第三次19.49米,破市記錄,第四次19.10米,第五次19.57米,最後一次扔了20.21米!
馬上有記者采訪作為臨時裁判的國家鉛球隊領隊李姍,“李隊,你對尤雅的成績怎麼看?”
李姍嚴肅道:“從頭到腳姿勢沒一處標準,作為國家隊隊員,哪怕是做坐冷板凳的,這樣的表現都不合格。”
“這麼嚴格?”
“標準的姿勢可以讓運動員的潛能最大化,不同人有細節差異,但標準不會改變,她身上有很濃的模仿痕跡,說明她練習鉛球不久。”話鋒一轉,“但正因為如此,她的前途不可限量,隻要稍加指導,破世界紀錄指日可待。”
記者激動地問:“這麼說有意招她進國家隊?”
李姍微微笑了,“國家機密。”
女子鉛球,冠軍。
女子三千米,冠軍,破市記錄。
尤雅的最後一個項目是女子武術,但實際參賽人員才三個,所以被並入跆拳道。但兩者的套路並不相同,跆拳道是靠攻擊對方部位得分的項目,有著各項嚴格的規定,武術則相對隨性很多。
作為跆拳道項目的編外人員,她坐了半天的冷板凳,終於等到跆拳道決出前三名,裁判宣布特殊比賽規則——跆拳道前三名和武術三人組兩兩進行對抗賽,采用跆拳道的規則,武術項目的選手基礎分3分,無論結果如何,她們都是跆拳道組和武術組的冠亞季軍。
武術組的另外兩個女生直接棄權,她們並不會真的武術,菜鳥打菜鳥無所謂,但跟跆拳道前三名比賽純屬找虐。
尤雅上台,底下立刻傳來排山倒海的呐喊歡呼。
她紅著臉保持鎮定的表情,學著對手穿護具。
“立正!”
“敬禮!”
“準備!”
“開始!”
兩人同時發動進攻,尤雅抬腳劈在對方腦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