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屆女生節(1 / 2)

3月,初春的吳越市還有些涼。陰晴不定的天氣,還喜歡飄綿綿的雨,風刮得更是有些淩亂,時而東北,時而西南,讓人防不勝防。就像是李響他老媽/的電話一樣,突如其來。

“喂,媽,你今天怎麼有空給我打電話了?”

“什麼媽啊?叫姐!你這個不孝子!女生節也不給姐打電話,哼~”

到底是媽啊?還是姐啊?您都快要半百的人了,還過女生節啊?不過,老媽真的是太時髦了。

李響如是想著,卻是不敢說出口的。

“咳咳,我這不是忙著嘛?媽~”

“嗯~?”

第二聲調的“嗯”,威脅力道十足。

“哦,好好好,姐~”

李響也是投降了。

“對了,本姐啊,我跟你說個好消息啊,今天晚上我的電台節目要開播了!”

老媽的名字叫張本。就像是那些叫做鑫森淼焱垚的人一樣,李響的老媽缺的是“本”,本分老實的本。

“就是那‘什麼響什麼唱’是吧?”

“對,就是那個,醉響聽你唱!我跟你說哈...”

李響是吳越大學法學專業的大四學生。

跟很多應屆畢業生一樣,他也是並沒有選擇自己對口的行業,而是光榮地成為了吳越市經濟廣播電台的一個新人主持人。

能夠當上電台主持人,這個真的連他自己也沒想到。

隻實習幾個月,他發現自己似乎真的喜歡上了這個職業。前不久,他因為努力表現也是順利轉正,成為有自己欄目的正式主持人。今天正好是他第一個節目開播的好日子。

這個名叫《醉響聽你唱》的節目,正是李響自己一手策劃的。隻是,台裏並沒有那麼重視。要錢?沒有!要人?沒有!全都得李響自己搞定。更加無奈的是,他的這個節目竟然被安排在了晚上的十點。

要知道,他的《醉響》可是音樂互動娛樂節目啊。什麼是互動,那自然是有聽眾能參與的節目。時間放在這麼晚,聽眾能有誰啊?會有人在那麼晚打電話進來唱歌互動嗎?

不過,李響準備這個節目很久很久了,他是一定不會放棄的。就像是他跟自己老媽說的一樣,“我的節目可是要走向全世界的。”

“兒子,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本姐自然是一個勁地鼓勵支持著兒子的。

“哎哎哎,來了,來了......兒子,外麵有人找我,那就先這樣了哈。有什麼不知道的,記得打電話問姐哈,姐什麼都知道。”

老媽的電話來得突然,掛得更是果斷。畢竟知道兒子今天要準備節目,肯定是不能浪費時間的。

要是放在平時,她一定會跟李響聊小半個鍾頭,把鄰居家狗丟了說一說,把趕集買的牛肉貴死了說一說,把親戚朋友的好事壞事喜事白事都說上一說。反正每一次她都是有著說不完的話。

李響是“兒子在外,報喜不報憂”。就算省吃儉用,吃著泡麵,他也是喜滋滋地跟老媽說正吃著美味佳肴。

在老家的本姐則是“兒行千裏母擔憂”。在老媽的眼裏,兒子就算娶妻生子了,那也是個沒長大的孩子。

剛剛掛掉電話,李響卻是笑了笑。

其實他是知道的,哪裏有人找本姐啊?

“這麼多年還是同一招啊。”

不過,他卻是心裏暖暖的。

他的電台節目確實是還在準備著。不過,本姐這一個電話卻是幫了他一個大忙了。

或許今天不會有太多的聽眾,但是,李響一定會盡力的。

背上一個沉重的包,李響也是很快就出門去了。

。。。。。。

今天是3月7日,第十九屆女生節。

女生節在國內最早起源於魯城大學。國內第一屆女生節於1986年3月7日在魯城大學科學會堂舉行。此後各大媒體分別就“女生節”這一新生事物做了詳盡的跟蹤報道,女生節逐漸在象牙塔間蔓延。

每年都有專屬於婦女們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女,就是未婚女子;婦,就是已婚女子。婦女是對女性的統稱。

可高校女生都是小仙女,她們不願稱自己為婦女,又不想放棄女性的節日特權。於是,就有了女生節。大家都把3月7日,也就是3月8日前一天稱為“女生節”。

近些年,女生節存在感越來越強烈。這一切全賴於這一天全國各地的高校男生,因為他們用橫幅刷出了一輪又一輪熱潮。

橫幅上的文字,或表白、或讚美、或祝福、或調侃、或吐槽,內容五花八門,效果啼笑皆非。

吳越大學今天自然也是被布置了一番。校園內各處可見顯目的橫幅。

“你們的口紅已在路上,請注意查收~”——工商管理學院

“山有水可依,你有我可靠。”——王大海

“誰的一顰一笑,搖曳了漫天星雲?”——電影學院表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