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

專業對口,自身能力過硬, 晏非在這條路上走得如魚得水, 直到他遇到了沈若森。

這麼說也不確切。

撇開某些意義不大的偏見不談, 沈若森其實是個很不錯的老板,對人和善, 做事有條理,工作上的決策也很果斷很明智, 晏非不止一次覺得自己跟對了人。

然後, 他就遇到了職業史上最大的危機。

沈家對於沈若森的寵愛有目共睹,如果不是沈若森本人強烈拒絕,或許就連沈家家主的位置都能拿到, 相比那些為了財產權利鬧到決裂的豪門家族, 沈家簡直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清流了。

但是,也正是這種予取予求的態度,放縱沈若森以一己之力謀劃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驚天計劃。

從第一天開始,晏非就知道遲早要出事。

愛情是否可以用金錢來衡量, 晏非說不出準確的答案,但他至少知道這不是一時的興起,也不是如同極少數知道內情的員工之間流傳的那些一見鍾情的戲碼,他沒有料到的反倒是這個計劃居然順利運行了三年。

居然能堅持三年才出事,這本身就該是個奇跡。

場景的搭建可以靠外包解決,人格模擬技術和大部分操作係統都是已經存在的技術,作為一個獨立的VR遊戲, 它本身已經足夠完整,但要用於醫療,卻並沒有這麼簡單。

想要把虛擬現實變成“現實”,並非是做不到的事情,隻是至少需要十名以上的程序員沒日沒夜地守在虛擬世界外調整參數,同時進入虛擬現實裏的人也必須有極高的演藝天賦,不能露出馬腳。

說計劃順利進行了三年,實在是有失偏頗。

失敗了三年還差不多。

自從對腦電波的研究得到突破性進展以後,醫學上已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植物人進行“交流”,而其交流手段,便是虛擬現實。

說的直白一點,傳統的植物人喚醒手段是親情療法,通過話語引起病人的共鳴,激發病人的求生欲望,但是聲音其實很難進入植物人的耳朵,他們的認知出現了問題,在知道到底是哪裏出問題之前,普通的話語具有的作用太小,但是腦電波不一樣,腦電波是唯一聯通植物人和正常人交流的橋梁,把聲音轉化為腦電波的手段,或者說這種通過腦電波交流的手段喚醒病人的療法,就是虛擬現實療法。

最理想的情況是,病人感受到家人對其的呼喚便順利醒來,但事實上,大部分情況都沒有這麼順利,除了大腦嚴重損傷或者腦死亡的情況,病人之所以不願意醒來,本身就有逃避現實的因素在起作用,由於受到刺激而變得癡傻或者昏迷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沒有任何外傷的情況下,精神的損傷反而讓人吳從先礙手。

而時琅的情況,就是極端中的極端。

鬧市中的車禍想要造成重大傷亡本就是不容易的事情,被發現的時候,時琅的車卡在商店的櫥窗裏,雖然樣子看上去慘烈了些,但時琅被安全氣囊護住,別說沒斷手斷腳,身上的外傷都不多,腦內也沒有明顯瘀血,要是體質好些的或許都不會昏迷。

但是時琅偏偏陷入了昏迷,而且整整持續了三年。

偏偏時茜沒有辦法接觸虛擬倉,親情療法的方法沒有辦法使用,同時,時琅出現了大多數植物人的情況,他的認知出現了偏差,在他自己構建的精神世界裏,他不斷重複過去三個月裏發生過的全部禍事,一次又一次見證自己的“死亡”。

如果隻是這樣,隻是單純的不肯接受現實,那麼隻要讓時琅的意識到一切都是假的,原理上就能將他喚醒,時琅還有個妹妹在現實中等他,利用這一點將時琅從噩夢中拯救,貌似並沒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