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陸地了,”張郅站在船頭,舒展著全身的筋骨,“這人哪,還是兩腳踏著大地才站得穩當。”
“小張,”後麵來的是劉強,他和張郅來自一個村,一起出來跑船掙錢。雖然跑船危險,可是對於他們這些上學不多的老百姓,已經是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張郅呢,他們家祖輩一直住在海邊,靠海吃海地過了幾輩子。張郅年輕的時候,家裏的經濟比起過去的舊生活富裕了不少,還送他出去上學,一直讀到初中。可是,奈何他的成績不甚理想,隻能選擇上了中專。畢業後,家裏給他說了媳婦,然後就結婚生子,日子過得也一天比一天好。
誰想,這麼個平凡的小家庭,也是禍從天降,他的兒子在三歲的時候,有一天出現了嘔吐、發熱,到醫院裏住了幾日,查出是患了慢性腎病。剛開始家裏還湊足了錢,到大城市做了腎穿等相關檢查。最後依然是那個結論,就這樣,一家人陪著孩子治療了兩年,可孩子的腎功能還是日漸下降,最後發展為腎衰竭。為了最終給孩子做腎移植手術,張郅三年前就開始跑船;幸好自己自小在海邊長大,水性較好,於是在一家船上找到了潛水的工作,收入勉強能夠支持繼續為孩子治病。
幸運的是今年春天終於給孩子完成了腎移植手術,換的是孩子母親的腎髒。手術以後,孩子的病情也是逐漸好轉。隻是張郅擔心和心疼自己的妻子,再也沒讓她出來工作,為了還錢和養活這個家庭,他仍然繼續在海上跑船。
“宗寶,”劉強走下船,朝著一個人喊道,“這個月的工資應該還漲一些吧,看看今天又是大豐收。”
“小劉,怎麼說我也是你們的老板,不能喊我的小名!”剛走下船的那個人是這艘船的老板,家裏的小名正是叫宗寶,他邊走邊一本正經地告誡手下的夥計。
“這,你可就誤解我了,俺可是全部為你好。”劉強是個非常會說話的人,他也正兒八經地講,“‘老板’的‘板’字怎麼寫?”
這位中年老板沒有多想,立刻回答說:“一個‘木’字加上一個‘反’字唄。”
劉強接著說,“那,你的船是什麼做的?”
老板沒有多少耐心地回答了一句,“木頭做的。”
劉強笑了笑,接著就說:“這不就對啦,等你那塊木頭反過來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老‘板’!”
劉強的話一說完,大家全哈哈大笑起來,連老板都給氣笑了。
不過,從那天起,一船的小工和外來的打工人員年齡稍大點的都隻管叫這位中年老板小名而不叫他老板了。
張郅拿到工資後,喜氣洋洋地趕著回家了。
“小張,回家啦。”坐在村口聊天的幾個老太太,其中一個稍年輕的老婦人見到小張騎著摩托車開進村子,就給他打了聲招呼。
“回來啦,嬸子,近來心情不錯啊。”張郅下了車,給她們打招呼,還從摩托車上拿下一袋子的海魚,“嬸子,這是俺們出海打的海鮮,你們也燉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