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弟子的,總不好揪著人家錯處多問,哪裏知道這個。”
頓了頓,甄停雲便把話題引開:“聽林管事說,今日就可入城,傍晚時就能到家了。祖母,您再給我說說父親他們的事兒吧?”
這話可算是打開了甄老娘的話匣子,哪裏還顧得上不見蹤影的元晦,立時便一拍大腿,笑著與甄停雲說起自己的寶貝兒子:“你爹可是個能幹人,自小就伶俐,尤其是有福氣……”
甄停雲坐著聽了一會兒,不覺又有些出神,難免想起回京前的那個長夢。
那個夢雖然長到底隻是個夢,許多情景對於甄停雲來說都是淩亂模糊的,隻能連猜帶蒙的知道個大概,印象最深的反到是夢裏自己最後橫死街頭的結局以及甄倚雲身著太子妃禮服,對著鏡子自言自語的那段話。
所以,甄停雲已是十分清楚:甄老娘那些話,聽是可以聽的,但卻不能全信的——甄父不是甄老娘口中的聖人;裴氏也不是甄老娘話裏的壞人。
甄父對寡母感情深厚,孝順有加,可他也會因為寡母的種種無禮之舉而漸生隔閡,因著生活裏的大小紛爭而暗生不悅,最後母子感情疏離,近乎決裂;他也會對幼女心懷憐惜愧疚,可是眼見著這幼女這樣的不爭氣,沒有長女的多才多藝,也沒有幼子的聰慧明禮,反倒時時出醜丟他麵子,實是女不肖父,令他失望。所以,他最後才會為了家聲,將幼女送回鄉下,隻是沒想到幼女意外橫死街頭,與他而言也隻能說一聲意外,徒留一聲歎息。
裴氏對婆婆的刁鑽為難而心存怨恨,可她從不耍那些陰私手段,處事盡量公正,麵上功夫半點不錯。上可以恭謹侍奉婆母,下可以撫育長女幼子成才,夫妻兩人互敬互愛,終是靠著一點點的水磨工夫,把粗鄙無知的婆母比了下去,把“愚孝”的夫君勸回身邊;她也憐惜自幼被自己丟下的幼女,有心親近彌補,隻是因著婆母的緣故已是心有芥蒂,幼女又是那樣的不成器,偏還有長女在側挑撥,終究還是權衡利弊,將幼女舍了開去,隻當沒有生過。
他們不是聖人也不是壞人,隻是普通人——算不得涼薄寡義,他們也有感情,會愧疚、會憐惜、會偏心,可那些感情終究是禁不起消磨的。
所以,甄停雲並不似夢中那樣的滿心期盼又或是滿腹憤懣,此時臨近京城,想到將入甄家,將見諸人,她也是心平如鏡,隻作平常心對待。
作者有話要說: 楚夫人算是挺重要的人物,先見一麵,混個眼熟~
第21章 倚雲
傍晚時分,林管事與鏢局一眾人方才送著甄老娘還有甄停雲去了甄家。
甄父原是外放多年,政績斐然,如今被調回京自是前途光明。加之裴氏娘家父兄十分得力,本人治家有方,甄家雖是年初方才入京,宅子等也都是早便置辦好了的,乃是一處四進的宅子,早便收拾的寬敞雅致。
便是一條巷子的幾戶鄰居也多是官宦人家,也算是個清淨的好地界了。
門房老頭眼尖,自是認得林管事的,又見甄停雲與甄老娘一行人風塵仆仆,自然已是心裏有數,一疊聲的叫著“老太太”“二姑娘”,恭恭敬敬的請了人裏頭去坐,自己則是一溜煙的跑去通稟了。
不一時,便見著甄父領著裴氏等一眾人上來迎接。
林管事與一路隨行的鏢局眾人自然是安排著去了客房休息,隻甄停雲半攙半扶著甄老娘進了花廳。
甄老娘好多年沒見著兒子,如今一見著兒子,眼睛就濕了,一時兒也顧不得什麼,上前去伸手摟著兒子看了又看,眼淚冷不丁的就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