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叫人給賞了一盞新沏的雲霧。

楊瓊華心下莫名,十分懷疑榮自明那沒膽子的縮頭烏龜去找親娘告狀了……可是,如果榮自明告狀,惠國大長公主也不該是這反應啊?

不管!

反正這種事罵榮自明肯定是沒錯的。

楊瓊華起身謝恩,姿態優雅大方,心裏則是十分順溜的罵了榮自明一頓。

因著這一碟鮮荔枝,也因著惠國大長公主的看重,楊瓊華幾乎成了滿座姑娘豔羨的對象。

甄倚雲卻是不屑一顧:榮自明這樣單靠出身的紈絝子弟哪裏比得上燕王世子?她原還擔心遲些兒若是表現得太過出眾會被惠國大長公主看重,如今見著對方挑了楊瓊華,反倒暗暗鬆了一口氣。

也就是此時,燕王妃終於給眾人出了一題:“今日晴光方好,池上蓮花正盛,倒也是難得的好風光,不知諸位可願以此為題,賞花作詩?”

燕王妃素日裏最愛讀書,也喜才女,故而才會額外看重周青筠這樣的——以周青筠之品性,若是一般人家,隻怕會嫌她孤傲太過,無女子的柔順,可燕王妃卻極愛她的才氣以及學問上的用心。

正因如此,燕王妃此時令諸人作詩,倒也並不十分出人意料。

尤其是甄倚雲,更是成竹在胸,篤定非常。畢竟,這是裏就有的情節,為了不出意外,她甚至還搜腸刮肚的將自己前世看過的那些唐詩宋詞都想了一遍,特特從揀出一首較為應景應題的——她也不是傻子,知道這樣的好詩好詞風格不一,存貨也有限,自然不好常用,不過是在關鍵時候尋機用上一兩次,也能給她的才女名聲錦上添花。

所以,等到侍女們拿了紙筆來,諸人皆是研墨提筆,琢磨著該寫什麼詩。

甄倚雲則是施施然的攤開宣紙,徐徐將溫庭筠的那首《蓮花》默了出來——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溫庭鈞為“花間派”開門祖師,辭藻華麗,堪稱穠豔,甄倚雲用起來自然也較為適應,否則抄一首韓愈或是歐陽修那樣的,詩不對人,難免要惹人懷疑。

雖說這句詩寫的是夜入荷塘,與如今白日賞蓮的情景不太符合,甄倚雲也不是十分介意——她自知身份有限,既然想要技壓群芳,令燕王妃側目,當然要選一首最好的,她本人雖有些文采但哪怕寫上一百一千首應景應題的詩,也是及不上溫庭鈞這麼一首能流傳後世的。

所以,甄倚雲用得理直氣壯。

倒是甄停雲,她在詩詞上本就不大通,前些日子又都忙著準備考試,此時燕王妃忽然提出這樣的要求,她想著自己左右也不想與燕王世子扯上關係,倒也沒想太多,隨手就寫了一首應付過去就是了。

不一時,便見便見左右侍女緩步上來收取詩稿,按著諸位閨秀的位次疊放在一處,然後恭謹的送至案前,由燕王妃過目。

燕王妃自是要請惠國大長公主同閱,兩人隨手翻看,看著看著,不一時便揀了幾張尤其優秀的出來。

燕王妃讚了周青筠的詩:“有君子之風,殊為難得。”

又說林春秋的:“婉約清麗,字字如珠玉。”

惠國大長公主也揀了楊瓊華的看,笑道:“這首也不錯,我尤喜歡她詩句裏的歡欣自然的意趣。難得,難得!”可不就是難得,自家兒子竟也能有此眼光!

惠國大長公主看著楊瓊華,簡直就像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恨不能立時就提了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去楊將軍府上提親才是。

燕王妃自是要給惠國大長公主麵子,且楊瓊華的詩也不錯,便道:“確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