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大結局)
看著眼前有股出塵意味的楚驚風,孔子和李聃這兩位站在實力巔峰的強者,竟然有種摸不清對方底細的驚恐。
楚驚風淡然笑道:“大師,不知天子如何回應?”
“天子已經讚同你的提議,劃江而治。江北為周,江南為楚。”孔子歎息一聲,道,“一統的天下,竟然成了這般。”
楚驚風笑了笑,道,“其實,晚輩也有執迷之處,還望大師諒解。此刻驚風已經明白,這楚王的名頭,不要也罷。”
哦?孔子覺得有些愕然。
楚驚風又道:“說到底,都是些虛名。明日清晨,我將命楚軍退回江南。隻不過江南的地域,卻要為大楚所管轄了。不能冊封那些下屬為公侯,但至少要有足夠的封地,嗬嗬。”
如此幸甚!孔子大喜。
不等孔子說話,楚驚風又轉向李聃,說道:“李宗主,我敬你乃是不世出的高人。所以,還是歸隱了如何?承天宗和淩虛宗,好好做一個修行的宗派,不是挺好的嗎?為何總要熱衷於世俗的權力呢?忘了說了,淩虛宗現在的宗主,也已經不問政事了。”
什麼?孔子和李聃同時大驚。淩虛宗宗主已經遠遁了嗎?在他們看來,那必然是楚驚風將其迫走的吧。那麼,楚驚風的真實實力,確實已經達到了不可測的化境。
看到李聃似乎有些猶豫,楚驚風搖了搖頭,隨口說道:“看來,你還是悟不透啊!我有上古經文一篇,你好生參悟,或許對你的心境會有些好處。”
於是,楚驚風緩緩念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煌煌五千字的《道德經》,楚驚風一氣嗬成,直聽得李聃和孔子有些發愣。其中的深邃,遠遠超乎了二者的想象。但楚驚風知道,這《道德經》終究更適合提升李聃的心境。畢竟曆史上,李聃才是《道德經》的原作者。
經文傳畢,李聃卻還在回味。不知多久,老頭兒忽然仰天一笑,道,“好你個楚驚風,竟然能洞知老夫的內心,實在高明。老夫數十年的修為心得,竟然與你這經文完全一致,隻不過沒有整理成章。妙,實在是妙。恰如經文所言,‘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哈哈哈哈!”
說著,李聃的算力竟然猛然施展,似乎隱隱還有提升的意┅
“此生凡事已了,我便用這軒轅劍,破了那虛空,回前世去看一看吧!”楚驚風淡然一笑,手中長劍猛然一劈。
猛然間,虛無的空中竟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裂縫。仿佛那片虛無,被強行撕裂。楚驚風躍然而上,猛然衝了進去。
依舊是上次穿越時的感覺,但卻沒有了一絲驚恐。而且,他那已經蒼老的肉身,竟然已經脫離,飄入未知的世界。隻剩下了一團虛幻的魂魄,朝另一個裂縫衝去。
依舊是泰山之巔,卻又是一番新的模樣。一群群的遊客,又是觀光,又是拍照,儼然正是自己的前世。
楚驚風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竟然是前世那副軀體!
在他身邊,乃是前世那個換命兄弟白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