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父皇正值秋鼎盛,侄兒不學無術,擔不起大任。”太子惶恐地說,但臉色還是驚喜萬分。
“太子,天降大任與你,不由你擔不擔。”恭親王一臉毅然之色。
“皇弟……!”皇上想說什麼,終究什麼也沒說。
“臣弟自會為太子披荊斬棘,衝鋒陷陣。隻是現在還得委屈太子扮作書童隨我回王府。”恭親王斬釘截鐵地說。
皇上看著恭親王久久不語,最後隻說:“也罷!”
恭親王見皇上答應了,就開始為太子恢複書童模樣,帶他告退離去。
-----------------------
第二天,早朝,眾大臣見恭親王帶一書童來上早朝,很是納悶,卻都默默不語。
帝妃絕戀6
第二天,早朝,眾大臣見恭親王帶一書童來上早朝,很是納悶,卻都默默不語。
眾大臣拜見完畢,列位站好。恭親王把書童列為上位,自己在下首。而書童竟也不謙讓,他麵無愧色、神情倨傲。
他堂而皇之站於上位,好似他理應如此。
朝中大臣開始竊竊私語,猜測此書童是何方神聖,小小年紀竟如此狂傲,毫不畏懼天子威嚴。
太後按捺不住,問道:“恭親王,是何人何德何能竟能居恭親王之上。”
“太後,此人今年十三歲,生辰為臘月初八。”
“臘月初八?”太後有些驚訝。
“皇祖母,難道你不認識皇孫嗎?”
“大膽,爾竟敢冒充前太子!來人,拉出去砍了!”太後怒道。
“慢!母後當真看不出他就是白景天?”皇上一擺手,侍衛又退了回去。
“皇上,哀家的皇孫,哀家怎會不認識,他確實不是。”
“皇上聖明,莫不要被奸佞小人騙了。當年前太子玉液池不幸失足蒙難,國人皆知,怎會冒出如此荒唐之事。還請皇上、母後明察!”康親王出列,緩緩說道。
“王叔,本宮五歲那年,不小心撒你一身童子尿,害你在宮中被人私下嗤笑小便失禁。你為此還偷偷掐本宮的臀部解恨。”
“你休得胡言亂語,本王何時掐過前太子的……臀部?你就算被人告知些前太子的一些事跡,也蒙蔽不了聖聽!你與前太子沒一點兒可像之處。”
“王叔,本宮青紫的左半屁股有皇祖母親眼所見為證。皇祖母,你說有沒有這回事。”太子繼續說道。
“這事——有心人自會知道,不足為奇!”太後接過康親王的話,略有吃驚地說道。
“皇孫還知道皇祖母極擅丹青,隻是作畫時,從不讓人在身旁侍候。畫完人物後,不點眼睛,然後拿到火盆燒掉;留下的隻是山水畫。”太子娓娓道來,從容有度。
新帝年幼1
“那也是有次碰巧我就躲在書案後麵,無意中發現皇祖母畫的人物沒有眼睛。”
太子揭開麵具,露出本來麵貌。
滿堂皆驚。
“你果真是我那可憐的皇孫?”太後似乎不相信她的眼睛。
“皇祖母,父皇和王叔曾向你討要九轉玲瓏杯,你都沒舍得給。我悄悄向你討要,你也沒給。孫兒一時氣急,問你‘我是不是你的親孫子?’,皇祖母安慰我說待我成人禮時,拿它當禮物送與我。皇祖母還囑咐我誰也不能告訴,這隻是我們兩個人的秘密。難道皇祖母全忘了嗎?”太子再次抖出一個秘密,哽咽地說。
“果然是我的皇孫。”
太後在簾內喜極而泣,低頭拭淚,然後又問:“皇孫為何無辜失蹤?又為何今日才歸?而那原來死去的人又是誰?”
“回皇祖母,那人是太監劉喜。孫兒當時人事不省,幸虧皇叔求師公救治孫兒,才撿回一條命。孫兒整日渾渾噩噩,不能自理,是師公求師叔公施救,孫兒近期才清醒,才有顔敢回來拜見皇上和皇祖母。”太子滿臉淚痕。
“皇孫知是何人所謂嗎?”太後也哽咽著問道。
“孫兒不知,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太子雖有哭腔,但聲音堅定有力。
康親王悄悄長舒一口氣。
眾人見皇上和太後都確認他為太子,後來又見他和前太子如此相像,基本都消除了疑惑。
“恭喜皇上!賀喜太後!太子吉人天相,必有後福!”丞相唐言一開口說道。
“恭喜皇上!賀喜太後!”守衛軍統領常悅熙也說道。
眾大臣紛紛跪倒在地,異口同聲的說道“恭喜皇上”“賀喜太後”“臣等拜見太子!”
等人們稍稍平靜,皇上說:“劉德全,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平安歸來,一十有三,聰慧幹練,深得朕心,現傳位於太子白景天,望其勤政愛民,親賢遠佞,光大國門。欽賜”
新帝年幼2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平安歸來,一十有三,聰慧幹練,深得朕心,現傳位於太子白景天,望其勤政愛民,親賢遠佞,光大國門。欽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