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點不太順路。回頭跟阿慧提一下,看她來不來。”康家胤說。
康家胤問於佳青怎麼不叫姐夫和外甥女一起出來玩,於佳青說:“我女兒還小,正是最吵鬧的時候,叫她來我們就別想好好玩了。等玩過了,再去我家坐坐,見見你姐夫和外甥女。”
盡管風景區離市區隻有半小時車程,他們並沒有急著去遊玩,先是找個有特色的酒店住下了。酒店是羅子釗提前在網上預訂的,訂了三個大床房,他和康家胤一間,家驊和楊一諾一間,還有一間給於佳青,至於為什麼不訂標間,因為旅遊旺季,標間沒有了。
於佳青對這個安排沒有異議,出門在外,能節省自然要節省一點。當然她並不知曉羅子釗的經濟狀況,羅子釗完全可以給每個人都開個單間,但這樣一來,他和康家胤就沒辦法名正言順睡一起了。而且目前羅子釗和康家胤現在並不打算再多做掩飾,康家驊已經成年,也上大學了,是時候讓他知道真相了,不過他們也沒有直接出櫃,隻讓他自己慢慢去發現。
楊一諾對這個提議也沒有異議,他以為訂的三個房間原本是他和羅子釗一人一個單間,康家胤兄弟倆住一間,現在多了個於佳青,隻能做這樣的調節。羅子釗跟他不熟,肯定不會和他住,康家驊跟他更熟一點,當然和自己住比較合理。
除了太陽有些毒辣,張家界的風景還是值回票價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風景如畫的山水間徜徉,於佳青一直在給他們當向導,大家都玩得十分盡興。三天後,他們去了於佳青的老家,於佳青的老家雖然不是風景區,但風光與風景區一脈相承,如鏡綠水倒影著秀麗青山,宛如行走在人間畫廊。
於佳青帶他們去了位於農村的老家,一個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土家寨子,讓他們體驗土家遺風。於佳青的丈夫田磊是個小幹部,正值周末,他帶著一歲半的女兒團團回到老家接待客人。團團正是牙牙學語的時候,長得玉雪可人,穿著奶奶給她做的土家族小褂子,顯得特別可愛,也不怕生,小小年紀就顏控,喜歡長得好看的人,所以康家胤幾個人抱她都不認生,還很喜歡。
羅子釗和康家胤幾個受到了隆重的招待,體驗了一次純粹的土家風俗,打糍粑、唱山歌、跳擺手舞、學蠟染,這可比去旅遊景點遊玩要深入貼近得多。
他們在於佳青老家住了一晚,晚上就住在吊腳樓上,傍晚時分從樓上看著炊煙從各家青黑色的瓦頂上嫋嫋升起,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也仿佛一副靜謐如詩的圖畫,令人沉醉不已。晚上大家鋪了席子就直接睡在木地板上,聽著腳踩地板發出的吱呀聲,像是世間最美妙的音符,這樣的體驗這一輩子恐怕也僅有這麼一次了。
這一趟旅行幾個人都異常滿足,本來以為來這裏隻是過來吃頓便飯,沒想到卻享受到了滿漢全席的待遇。楊一諾的畢業旅行本來是打算去內蒙古的,他同意康家胤的邀請來張家界,是因為他覺得張家界是遲早要來的,就答應下來了。沒想到來了之後完全不虛此行,他覺得非常慶幸,如果不是跟著他們過來,這後半程的行程是不可能體會得到的,即便看得到,也隻是遊客走馬觀花式的看,而不是這麼直觀的體悟。
最心滿意足的莫過於康家胤兄弟,對他們來說,於佳青一直都是親人般的存在,他們在最無助的時刻遇到了她,拯救他們於水火,可以不誇張地說,改變他們命運軌跡的就是她,這恩情一輩子恐怕都償還不了。現在終於能過來拜訪她,將他們的緣分延續,日後有機會再好好回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