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南京理工大學。
大氣明亮的體育館內,此刻已經座無虛席了,雖然這裏的觀眾席位的確是很少。不用再像高中聯賽的區域預選賽一樣,還得要校方拉人去體育館看球,其實這也不能把錯誤歸咎於學校的教育體製,而是高中籃球的水平的確是差得可以。
而到了大學,CUBA的水平雖然也不怎麼樣,但在學校裏絕對有一大票的真實球迷去看球,而不是高中那樣,學生為了兩三個小時不用上課,當然也樂得去籃球館看一幫高頭大馬的家夥在場上拚搶那一顆小小的皮球了。
對於南京理工這支CUBA聯賽八強的常客,在學校裏當然擁有不少的學生球迷。特別是這次來訪的球隊還是每年都被自己球隊打得七零八落的南京大學,球迷們當然不能錯失這場好戲了。
“聽說今年的新生球員裏麵有幾個新生素質不錯的學生啊!”看台上一個戴著深度近視眼鏡,看樣子應該是高年級的學長的人開始和身邊的同學議論了起來。
“嗯,其中一個我哥們兒,賀銘!彈跳狂人啊!說不定這場比賽就能看到他的暴扣呢!”旁邊一個同樣戴著眼鏡的學生興奮得手舞足蹈。
“唉,可惜了,南京大學這些家夥先得讓老生們多虐兩下,然後才是新生出場!”高年級的學生一臉的惋惜之色。
……
他們說的是事實,大學球隊很少會派出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去參加重要的比賽,場上的球員很多都是大三大四的球員,甚至有研究生。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群會逐漸發育成熟,高年級的學生比新生在身體對抗方麵更有優勢。
比賽還沒開始,看台上的觀眾們就已經興奮不已,這不是區域選拔賽,而是兩所學校之間的友誼賽。南京理工在東南賽區總是被華僑大學虐,而回到家裏虐虐南京大學的球隊也是不錯的。成績上比不過你,籃球總比你強!
而此刻簡單的出場儀式也開始了,看樣子今天的解說員比較激動,聲音裏帶了些許的顫音。因為他是個新手,之前的解說員已經畢業了。
“現在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最大聲的歡呼,歡迎我們的英雄們入場!”
觀眾們頓時山呼海嘯般地歡呼了起來,坐在前排的球迷使勁用手中的氣球棒砸著前麵的圍欄。拉拉隊的眾女生也揮舞著手中的拉拉球,金屬紙相互摩擦傳來一陣令人感覺酸酸的聲音。
不過貌似今天的球隊看起來有些不對勁兒,球員們出場時沒有了往日的興奮,反而是一臉的凝重。就連最後出場的隊長丁元峰也是神色莊重,沒有像以往的比賽一樣上場就給大家秀一個扣籃。
而南京大學這邊的出場也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客場作戰嘛,李皓林甚至都懶得站到場上去,他就那樣靜靜地坐在休息區,嘴裏嚼著泡泡糖,雙目無神地打量著整個球場。要不是他還穿著一身球隊的製服,估計有人會把他當成南京大學的球童了。
國歌想起,李皓林略顯機械地站了起來,他此刻正在回憶著這個月來和高飛、陳國梁等人進行單挑的經過。他們的每一次運球,每一次突破,全都在自己腦中如放電影一般回放著。
搶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防守方永遠是處於被動的,不管是從身體發力的角度還是判斷對方的進攻方式。
枯燥無聊的入場式終於結束了,李皓林甚至都懶得去熱身,高飛同樣也是沒有熱身,就這樣枯坐著。兩人就像參禪的老僧一樣,坐在那裏一動不動。
這一個月兩人的進步都是巨大的,尤其是高飛。他現在的水平正處在一個瓶頸階段,可以完虐年輕球員,對於這些人來說,高飛無論是技術還是身體素質都是絕對的優勢;但是,他同時又被年齡稍大的職業球員給完虐,也許高飛的彈跳比這些老牌球員要好處很多,但高飛現在的身體相對於他們而言實在是太過單薄了,而且身高也有些欠缺。
但李皓林來了後就大不一樣了,就像李皓林一樣,高飛與其說是一個控球後衛,倒不如說是一個進攻後衛,他的模板就是艾佛森。在兩人單挑的時候,李皓林在對位同樣位置的球員的時候並不擅長用身體,而是單單憑借技術。這樣一來高飛的長處就完全爆發了出來,通過兩人的對練,高飛的進攻能力不斷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