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妙不上工這種小事兒,一點都不在大家的議論範圍內了,好像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了知青的身上。村裏每日雞飛狗跳。縱然大隊長三令五申,說是表現不好絕對不會蓋章。可是卻也隻能壓製一時。
村裏人的注意力不在唐妙的身上,她倒是又上山打獵了幾次,次次收獲頗豐。唐妙也記得去年摘到的幾顆果樹的位置,大獲豐收。像是這個時候,老薑家這種完全沒有知青嫁進來或者是娶女兒的就無所謂了。
左右跟他們沒有關係,但是多少人家卻夜夜都睡不著。
當然,章荷花也不是沒有牽掛,趁著空閑,她還專程去了一次五大隊,一進門就看到二外甥媳婦兒正在家哄孩子,樂不可支呢!
走?
不不,沒有什麼可走的。
她不想回城,不想回家!
這邊吃好喝好,回家遭罪幹啥?
這位大姐,還是一如既往的是知青界的一股清流。
自家外甥這邊安了心,章荷花這邊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操心得了。反正,自家是怎麼都好的!
而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村裏蓋章,走了兩個知青。
知青回城,也有名額,不是人人都能走!
這一次的兩個知青,都是村裏有誌一同覺得表現不錯的。這種事兒,大隊長雖然有絕對的權利,但是卻不想沾染一身腥。因著回城,據說有的地方發生了醜聞,從上到下都擼掉了。
大隊長可不想惹事兒,這一次的回城名額,他選擇的是投票。
這樣來看,誰也說不出個什麼。
而且,他是在村民大會上直接公布的,不給任何人活動的機會。隻要十六歲以上,都有參加投票的權利。投票前兩名村裏蓋章。這個時候,有人懊惱跟村裏人沒有搞好關係;也有人懊惱大隊長不講究人情;不過這樣的決定對於一些肯腳踏實地真正埋頭苦幹,家裏又沒有什麼門路的人來說,又是實實在在的機會。
別看他們大隊才兩個回城的名額,可是這公社有多少個大隊呢!縣裏又有多少個公社?一層層的向上算,這次回城已經算是不少人了。這麼一批安置下來,想要再等到下一批,想來至少也要明年了。
所以這次鉚足了勁兒。
不過,鉚足了勁兒也沒用。投票很快就開始了,等到輪到老薑家的時候,所有人的視線都看了過去。因為,這上麵有差點成為他們兒媳婦的一個人——楊鳳語。
楊鳳語也曾經想要走大隊長的門路,她大哥甚至還幫她往上牽線。
隻不過,因為是第一批回城,太過引人注目也太過敏[gǎn]了,好些人都不想蹚這趟渾水,所以楊鳳語沒有成功。而現在,她也看著老薑家的人。
“嬸子,你們投誰?”
問這話的人,多少帶了幾分看熱鬧的心態。
章荷花掃過去一眼,理直氣壯:“誰表現好我自然是投誰,村裏的小梁來的早,幹活兒勤快,別看話不多,這麼多年任勞任怨。不像有些人隻耍嘴皮子,嘴上說的好聽,但是實際可沒幹多少活兒。總之我是要投他的。”
小梁是村裏的老知青,他聽了這個,激動的紅了眼眶。他哪裏想得到,村裏最混不吝的老太太卻是最公正的。
這個小梁是知青下鄉最頻繁的那一批開始的,如今來他們來這邊已經七個多年頭,快八個年頭了。來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年輕,現在已經飽經風霜了。看起來跟鄉下漢子沒有區別,比同齡人大不少。
如果不是章荷花提起,大家對他印象都不深刻了。
不過又一想,章荷花說的對啊!
這個小梁,還真是這麼個人!
他剛下鄉的時候幹啥都不行,可是也不氣餒,一直任勞任怨,現在都是村裏幹農活兒的一把好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