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段(1 / 2)

哪處寺廟迎新年的鍾聲隱隱傳來,像曆史中悠遠綿長的歎息。

前世,今生,是一出糾纏千年的戲劇,粉墨登場的角色演繹之後,最終並不會簡單地以“從此國王和皇後一起過上了幸福生活”謝幕離開。

人生如戲卻至死方休,繁華過後,細水長流的日子也必須用心演下去。

也許多年後當他們華發叢生兒孫繞膝,回想起這一世注定的姻緣糾葛,都會慶幸在彼年最美好的年華,身體和靈魂都被推上權利的祭台時,彼此握緊對方的手不曾放開。

天若有情,請佑我們的愛亙古長存,請佑我們的兒孫幸福安康。在永平十年的第一輪陽光下,兩人扣緊彼此的雙手虔誠祈禱。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正文完,謝謝大家。

94

94、結局:最後的最後 ...

附:錦繡睿宗皇帝夜擎凰在位年間大事記

【永平十年六月初六,裴紅淚如願順利誕下一女,夜擎凰也甚為高興。賜號天恩公主,自《藥師佛》經文“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之句取名琉璃。

滿月宴當日改年號為天恩,廢除輔政公主之位,取消令行半個天下的降龍令。

天恩二年,天下一統、朝局安穩,帝下詔遣散宮中大齡宮女和後宮嬪妃,除皇後外六宮無妃。

天恩九年,帝後因瑣事爭執各不相讓,帝廢去後位接受選秀提議。裴紅淚離宮至西疆玉塵宮,任夜擎凰氣消後屢次登門皆不相見。

天恩十年,在子女調和下帝後終重歸於好。帝以立後之禮,再行冊後大典。裴紅淚以本名再次為後,裴氏皇後名揚天下。大典之日,帝再次變更年號,稱至寶元年。擬號的官員猜測是“皇後回歸,如獲至寶”之意。

……

無數年後,帝後崩逝,合葬於東皇陵。帝被尊睿宗諡號,裴皇後卻承襲了睿宗在位用得最久的年號,稱至寶皇後。

再之後,民間開始流傳裴皇後的秘史軼聞,開篇之句便是:“帶笑君王因紅淚,命定皇後裴氏女。”

自此,命定皇後之說流傳千古。】

(注:此處諡號隻是戲說,曆史上帝後的諡號都有很多修辭後綴,這裏並不嚴謹。)

作者有話要說:後記:

完結了,出場的主配角結局基本都有了。

寫第一篇文的時候,構思了錦繡這個王朝的開國曆史,然後就在這個自己構思的曆史國度開始寫那些史跡當中的愛情,其實我承認自己的故事不夠新穎,文筆措辭因為有限也總有單調之感,這也許和文風還有自己枯燥的生活有關。

寫《還君》的時候還加著些作者群,和很多人交流些心得,但是寫《紅淚》時沒時間也沒心思去作者群說話,幾乎等於孤軍奮戰了。所以到後期甚至有些倦怠,因為忙,因為現實生活的各種糾結,去構思小說中的風花雪月也成了一種負擔。

但是,一直堅持了,我設定了存在的曆史,賦予了角色的位置,不到結局就如同他們被我扼殺。整個八月幾乎都不想打開這個文檔,但在月末的幾天幾乎都會寫到淩晨幾點,到現在終於完結。

《還君》寫了一半的時候我準備結婚,裝修、拍婚紗、搬家的間隙見縫插針更文,卻在結局的時候設定了夜錦衣殺了燕若羽(蘇紫羽),成全了她的家國責任,永遠懷念她愛了她一生。最終,為了讓兩人終於圓滿幸福,讓男主的靈魂與後世合二為一——也算是HE吧。

其實,那結局是我真實的內心寫照。

夜錦衣和燕若羽這兩個名字,是我和我老公在遊戲上的名字,我們經常組隊戰鬥,也會在擂台上偶爾一較高低。現實生活中也一樣,為了這樣那樣的原因總有要分出高低勝負的時候。結婚前一星期我們吵架,不大的事情我卻哭得歇斯底裏,當時喜帖已經發了卻執著地想要取消婚禮——很小言的心態吧。嗬嗬,可是當時是認真的。

這些事情在現實中幾乎從未對朋友們提過。不是我們不相愛,可能是對於要陪伴彼此一生還太沒信心,或者就是結婚前很多人都有的那種對婚姻的恐懼。

後來,還是結了,站在紅毯盡頭等他走過來,看他單膝跪地送手捧花告白,交換戒指和倒香檳時雙手顫唞.....甚至,有點想哭……到擁抱爸媽那一刻我明白,自己真的有了另一個歸宿,眼淚再也忍不住洶湧而出。

那種糾結的心情也許到了真正體會那一刻才會明白,結發為夫妻,不像遊戲上帶著夫妻稱謂那樣是個遊戲者,無論貧富貴賤、生老病死,這是兩人塵埃落定的歸宿。雖然很多人都說結婚典禮就如同華麗的表演,但當在司儀念出那些經典的結婚誓言時,“我願意”三個字如果是出於真心說出,那份沉重和激動真的要投入太多心思去演繹。

可能我天生有悲劇色彩,偶爾會有“試看春殘花落時,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兩亡人不知”的悲涼感歎,害怕愛情淡了,兩人相看兩厭,婚姻就真成了墳墓。害怕那樣的時候,彼此會瘋狂地殺了對方的心。那樣的痛苦一定是無法言喻的,所以《還君》中那個在情濃時候生死相絕成全彼此的結局,就是我對愛情悲劇色彩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