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營裏麵他安插的人已經暴露,那他暴露也是遲早的事情。

就在大家聽到這個好消息,放鬆了心情的時候,彼此之間相互道喜並且給昭帝道喜的時候。他忙給跟在自己身側的貼身侍衛使了一個顏色,那侍衛會意。

侍衛忽然撞開了擋在安王身前看押他的兩名禦前侍衛,安王瞅準機會,朝前一撲,從角落裏麵跑了出來。

眾人一驚,還沒等反應過來,安王已經大哭著撲倒在昭帝的麵前,“父皇明鑒。兒臣與康王殿下並無瓜嘎啊。”他跪在昭帝的麵前,哭的撕心裂肺,叫原本錯愕和意欲上前拉開他的侍衛們有點麵麵相覷,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他們紛紛看向了昭帝,想看看他是什麼反應。

“好了,若是你真的與他無關,朕也不會遷怒與你。”昭帝本是因為得了好消息,終於鬆了一口氣,剛才那麼長時間,他雖然表麵上表現的鎮定,但是心底卻也是一直都忐忑不安的,隻是他身為帝皇。在這種時候哪怕怕的要死,也不能在臉麵上表現出零星半點。

昭帝經過了大起大落,現在心情甚好,所以與安王的語氣也不是那麼的生硬,還帶著幾分喜氣在裏麵。

“父皇!”安王哭著朝前爬了兩步,見沒人上來阻止他,他就快速的又朝前爬了兩步。“兒臣與康王雖然是一母同胞,但是平日裏接觸也不是甚多。兒臣對他要做什麼,完全不知道。”

“朕不是說了嗎?若是此時真的與你無關,朕也不會遷怒與你。”昭帝微微的蹙眉說道。

“父皇寬宏,乃是我大梁的福氣。”安王一邊哭,一邊又朝前蹭了兩步,“兒臣適才在牆邊,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情,是關於母後的。”他抬起了臉來,那張臉上眼淚縱橫,他聲音微微顫唞,倒是將一副驚恐加無措的樣子演繹的淋漓盡致。

事關皇後,昭帝就不得不聽了。

雖然那位皇後一直被他關在宮裏,但是後位並沒被廢,怎麼說現在還依然是一國之母。

“什麼事情?昭帝沉下了麵容,厲聲問道。

康王與安王都是皇後的親兒子,皇後更是為了讓康王重新返回朝堂之上,寫了一首叫他感慨萬千的詩送給他,若不是看了那首詩,想起了過去皇後曾經給他的照顧和恩惠,他也不會將閔太妃的後事交給康王去辦,若是不是他一時心軟,估計這次皇陵的事情也沒那麼容易發生了。

如此看來,皇後若是不是被康王利用了,就是也知曉此事,參與在其中。

昭帝是十分想知道皇後到底有沒有親身參與,所以在安王距離他很近的時候,他也沒加以阻攔。

事關皇室之爭,在這地宮之中當這麼著多人的麵,若是安王說出了皇後的事情,他就有理由廢後了。廢後是大事,若是沒有什麼特別重大的過錯,皇後即便會被他軟禁,但是也不會被廢除,昭帝也不想後世之人說他涼薄,忘恩負義,畢竟幼時,他身受皇後母族的照顧頗多,並且他的命,皇後也救過。

昭帝心念一動,稍稍的用眼梢劃過了陪伴在自己身側的惠妃娘娘,若是廢後之後,再立惠妃,那蕭允墨的地位會更加的穩固。

於是昭帝稍稍的身子前傾,“你且說吧。”

安王已經跪爬到他的麵前,蕭允墨身子朝前想要擋在他與昭帝之中,卻被昭帝虛按了一下,示意他站在一邊。

安王抬起了哭紅了的眼眸,定定的看了看昭帝。

他才是他的長子!是嫡出!他才應該是這個皇朝的名正言順的皇太子,他一直都韜光養晦,但求無錯,可是無奈昭帝的眼底一直以來也隻當他是一個普通皇子,他做的對或者錯,昭帝都不會加以評價。沒有讚譽也沒有責難,平淡的就好象他不曾是他的兒子一樣。而蕭允墨卻是不一樣。從蕭允墨出生開始,就是被昭帝放在眼前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