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斷頭鍘(1 / 2)

新的一天,沒有誕生新的希望,從天而降的是斷頭鍘。

就在「華裳」的貴賓休息室,紀男手捧最新一期的《潮都》雜誌,兩眼看得冒火。方序婷默不作聲地站在一邊,腦子裏正愁思著該怎麼邁過這道突如其來的大坎。

氣氛凝重得讓人快要窒息。

“我在《尚風》做的專訪投入市場後,連泡都沒冒一個,《潮都》倒是挺給力的,隨便噴點吐沫就掀起了這麼大的巨浪。竟然還是《潮都》主編親自操刀的文章,這是要滅了我「華裳」的節奏麼?”紀男說得牙根緊咬。

“這篇文章的針對性確實很強。”方序婷不置可否地說。

自從進「華裳」工作以來,為了更好地掌握市場潮流的變化,方序婷的辦公桌上每天都堆著一堆的時尚雜誌,今天這單猛料是她第一個看到。

文章作者叫蔣玉然。

作為《潮都》雜誌時裝版的主編,蔣玉然的筆力毋庸置疑,那就是一把鋒利的刀子,能把朽木雕出花來,同樣也能把名花切成爛泥。

眼下這篇文章就是他實力的見證。

文章第一步先羅列「華裳」過去的負麵新聞,以勾醒讀者記憶的方式打響第一炮。

第二步再針對「華裳」的瘦身、美膚、冰爽三個係列的特殊功效,質問一件衣服為什麼能達到瘦身、瘦膚、消暑的功效?繼而順理成章地帶出了“化學品”等市場敏感度較高的關鍵性字眼,把「華裳」的時裝定性為藥理不明、副作用不明的“藥衣”。

最後一步是呼籲消費者回歸理性,別被不良商家所蒙蔽。

這三步走下來,效果已經體現在「華裳」的門口。

今天店門口沒有壯觀的隊伍,前來訂製時裝的人少得可憐,十根手指都能數得過來,而且都是來訂製不受負麵消息所影響的魅力係列。

但前台的電話卻快要被打爆。

都是打來谘詢“藥衣”事件的消費者,也有不少懷揣著占便宜心理的消費者趁機嚷嚷著要全額退貨,把兩個前台服務員給忙得焦頭爛額。

蔣玉然為什麼要發這篇指向性明顯的文章?

是為了搏人眼球走銷量?還是為了還擊《尚風》周刊昨天刊登的那篇專訪,以示《潮都》不隨大流的真知灼見?亦或是純粹在充當一個打手的角色,為幕後主子撐大旗?

方序婷一個頭兩個大,想越腦子越糨糊。

“截止到昨天為止,我們「華裳」就算是在獨門獨店、限量供貨的情況下,日均營業額仍然有60多萬的進賬。拋開成本,純利潤保持在80%的水準。照那種狀態發展下去,我們「華裳」不出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初具規模。”方序婷鬱悶地說:“沒想到《潮都》在高端消費群的影響力這麼大,今天的營業額恐怕連10萬都達不到。”

“你在這看好店,我去找那孫子!”沒聽方序婷算這筆賬還好,這一聽損失這麼慘重,紀男立馬憤然而起,渾身上下都是殺氣。

方序婷驚得滿頭黑線,勸道:“男姐,這雜誌都出街了,你找他有什麼用?他們有評論的自由,咱衝上門去隻會落人口實。”

“那也比坐在這等死強,好不容易才樹立起來的那點品牌形象和口碑,被他一盆髒水潑下來全沒了!「華裳」死了,我要他整個《潮都》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