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綠衫的小太監,息國夫人諸人隔著一丈的距離尾隨在後,其次有十數宮女隨行侍候。
曦凰雖然第一次入宮,但見黃門朱牆連綿聳峙,屋簷上砌遍琉璃,光彩斐然,她依然目不斜視,從容跟在息國夫人身後,將一切納入眼中的富麗堂皇皆丟到腦後。
時近五月,春柳花開,禦苑中的杏樹已經濃蔭蔽日,層層相疊的樹葉將餘霞彤光篩成一條條細碎的光影,落在青石台鋪成的地麵上。
那些地磚上篆刻著繁複的上古花紋,曦凰垂目,細細瞧著地上磚紋。
行走間忽而聽到前方傳來女子歡聲笑語,眾人目光都不自覺的看向不遠處的那條岔道口。
曦凰好奇,禁宮內苑是何人如此隨意放聲笑談?但轉念一想或許是哪位公主吧。
正思量間,一旁的旻蕊不著痕跡的朝她靠近幾步,紅唇微微翕動。
曦凰看出她以口型說出的兩個字。
待眾人走近,偏巧與另外一行人在岔路口相遇。
那方人顯然沒想到會半途碰到安國侯府的人,俱都怔了下。反倒是息國夫人這邊早已料到對方是何人,反倒顯得從容不迫。
“原來是漢王殿下和右相大人,夫人,真是巧。”息國夫人款款與對方見禮。
趙宸、旻蕊、曦凰也都按著禮數拜見。
對方趕忙斂襟回禮,漢王遂笑道:“還真是巧了,剛才本王和右相大人正談到小侯爺呢,戶部籌錢賑災那事兒,小侯爺辦得可是極為出色。”
趙宸謙笑道,“是皇上聖裁有方,德比天下,所以賑災錢款之事才處理的如此順遂。”
曦凰站在眾人後麵,目光略抬,便將對麵諸人看了個大概。
那年少英偉,頭戴金冠,身著蟒袍的親王,便是虎視東宮日久的漢王了。雖身上略見戎馬風度,但也不過是個少年。
“既然碰到了,不如一起走吧。”右相開口,整齊高綰的發髻上正簪白玉,袍襟繡作麒麟,端端的一派儒士風範,這反倒引起了曦凰的側目,這位昔年連中三元的宰輔倒不似權相,反而像個脾氣很好的教書先生。
“兮月郡主,好久不見呢。”就是那把方才聽到的嬌俏而無羈的聲音。
旻蕊朝她含笑點頭,以示致意。
曦凰轉眸看去,那少女站在漢王身後,一身紅衣勝霞,豔光如熾,灼灼晃人眼,綻在唇畔的一朵笑容似天真又似高傲。
而那雙眼……她似感到曦凰的注目,竟忽而移眸看來。曦凰未及避開,或者也沒想過要避開,兩人四目相撞,俱都瞧見對方眼中絢爛的光彩。
原來這就是未來的漢王正妃,右相府的大小姐楚嫻。
宮宴設在毓傾宮,確為家宴,入席的都為在京門閥高望的皇室宗親,寥寥不過十數席。
皇上還未來,反倒是皇後與德妃已先至宴上。
“兒臣給母後,母妃請安。”漢王一人當先入殿,掀袍單膝跪地。
相府,安國侯府一行眾人紛紛朝殿上鳳案行禮。
皇後未著鳳冠翟衣霞帔,隻穿一身霧霞色的羅裳,於雍容中綻見幾分親隨。反倒是鳳案下座的德妃,著了明豔的海棠色,四十年華的婦人依舊美豔不可方物。
皇後讓大家落座,目光有意無意的掃過安國侯府的諸人,應是早就瞧見了曦凰,她卻未曾開口詢問半句。
德妃手中紈扇輕搖,眸光微睞間帶了幾許玩味。
片刻,皇太子而至,於鳳案前朝皇後行禮。在座眾皇親皆起身同皇太子見禮,曦凰乘隙稍稍抬了眼。
世間傳言東朝皇帝皆有美姿容,曦凰原先不過以為市井流言難免誇大,然今日見過漢王和太子後,也不得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