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大周王朝。

有個書生一襲青衫,傲然立在金鑾殿之上,坐在最高處的是個女人,金鳳釵,重眼簾,俯視著下麵曾被稱為大周朝少柱國的中年人。中年人兩鬢稍白,直起腰,一揖到底。

“臣,拜見皇後娘娘。”

“大膽!”被稱為皇後的女人身邊有個太監,尖叫道:“既然見了皇後,為何不下跪?”

“隻因皇後娘娘坐的不是自己的位置,所以恕臣不能下跪。”

書生藏在衣袖下的手微微顫抖,他沒有穿朝服上朝,理應也是大罪。隻是如今顧不了許多了。書生姓隋名遇,是文淵閣一品大學士之首,曾是先皇欽點的狀元郎。當初未滿三十而名冠天下,將自己名家之學在朝堂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從民生到邊防,先皇曾想給他大柱國的榮譽因為年紀太輕被禮部阻攔才作罷,於是有了少柱國的稱謂。此前曾經出訪江南,聽聞先皇駕崩急匆匆的奔京城長陵,曆時數月從外地趕回來,但是大殿上卻坐著那個先皇的皇後娘娘。

“隋遇,”一個同樣年齡不是很老的人開口言道:“聽聞你剛剛從江南歸來?”

“是,尚書大人。”隋遇轉頭看了看麵前的禮部尚書,麵色有些緊。

“可是參與了江南新興的風華評?”

“僥幸參與其中。”

“可是輸了?”

“技不如人。”

“笑話!”禮部尚書大笑道:“輸給了佛、道之流,你把讀書人的臉麵丟盡了,怎麼還有臉回來?”

此時,兵部尚書出列,問:“隋大人,我問你,你於北方隨州城屯兵為何?”

隋遇答道:“近兩年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充足,我與先皇商量好待時機一到,出兵日月國,以免養虎為患。”

兵部尚書嗬斥道:“日月國三洲之地,何須懼怕他。我看你屯兵圖謀不軌吧?”

隋遇頓了一下,仰頭看著上麵的龍椅,大笑道:“敢問各位大人,倘若上麵做的是高宗皇帝或者太宗皇帝,你們敢這麼放肆?”

“胡攪蠻纏,正因為你這等讀書人誤國事,欺瞞君主,才使高宗皇帝聽信讒言。如今女皇登基,當是順應時勢。”

“登基?這不還未起詔命呢嗎?”隋遇大喝道:“英王殿下何在?我在江南聽聞了,英王殿下應該是登基了!”

坐在龍椅上的女人吐出一個字:“宣。”

太監不知道在哪裏掏出了聖旨,念道:“英王姬桓,自覺有失德行,主動讓賢...”

“夠了!”隋遇遇嗬斥道:“呂仁,你這是謀反篡位,要天下大亂的!”

禮部尚書呈上兩封奏折說道:“陛下,南方寶木郡與北方日月國均送上賀禮,慶賀陛下登基。”

太監白了上官遇一眼,念道:“文淵閣一品大學士隋遇,於江南輸掉風華評,有損我國天威。今日上朝見天子不跪,其罪當誅。念其數年護國有功,貶為庶民,永不得入朝堂。”

隋遇走出朝堂,頭也不回的說道:“呂仁,你保不了天下的。”

坐在龍椅上的女皇抬手,滿朝文武皆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