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共商大事(1 / 2)

在王啟明心裏,隻要秦如海能想出治村良策,就算再難也要想辦法支持鼓勵,況且這些治本策略是創新大膽的,雖有攤派的嫌疑,但事關村民切身利益,隻要沒人反對是可以探索嚐試的,所以,沒有猶豫和遲疑,表明態度後,就帶他們去見縣委書記訴苦喊窮。

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如海有上百萬的積蓄,張雅欣等人也有不少存款,王二狗等人也有幾百萬的資金,但他深知欲壑難平的道理,假如真一口答應自掏腰包,根本收不到應有的效果。環境衛生事關村民切身利益,還有修路補橋、禁絕賭博、宣傳政策,等等,出發點是為了村民,所產生的費用由大家承擔一部分也在情理之中。按照這個邏輯,秦如海謝絕了王二狗等人的捐資想法,打算從兩家公司和村民當中籌措這些款項,希望能達到權利和義務相對等的目的。

有王啟明出馬,加上秦如海自身的影響,縣領導很快亮明了態度,表示歡迎,當即安排組織部門籌措績效獎勵資金。

一周後,村裏工作逐步走向正軌,每周一三五早上例會,一方麵學習討論政策規定,另一方麵聽取和安排工作。

在一次例會上,秦如海說:“我們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想徹底整改存在問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召集大家開會,議程隻有兩項。第一項就是研究討論鳳凰村五年發展規劃和明年工作計劃。第二項是迎接上麵檢查的事,大家都說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有任何顧慮,隻要是行得通的規劃計劃,我都支持。”

牛之換首先發言,說:“要想大家穩定脫貧持續增收,就要有村集體經濟,也就是培育主導產業的事,以鳳凰村現在的條件,真讓人作難呀!”

劉繼平接上說:“種養殖方麵已經達到飽和狀態,至於朝哪個方向發展,確實讓人頭疼。之前我們村搞過養殖,也動員村民積極調整種植結構,但都是過去的事了,心的發展規劃還得好好合計合計。”

秦如海見他們兩個把重擔丟給他,也不囉嗦,直接按想好的說:“這個問題我考慮過很長時間,現在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大家一起拿個主意。走合作經營的路子明顯不合時宜,與當下的市場經濟有些脫節,以我的意見,還得走家庭聯產承包的老路,總體上是分散經營統一包銷的模式,你們看這樣行不行,不行我們再想其他的路子。”

牛之換聽得迷糊,低頭想了一陣,忙說:“如海,你得說明白點,我們識字不多聽得有些糊塗啊!”

秦如海清了清嗓子,才說:“好,我簡單點說,打比方,現在市場需要玉米,我們就發動各家各戶種玉米,村裏成立收購站或者加工廠,負責統一收購加工,最後再趁機脫手,也就是說村裏不管生產,隻管流通和銷售,當然了,市場信息還得及時反饋給村民,免得供需出現矛盾讓大家折了本。”

牛之換頓了頓,有些疑惑,不解地說:“如海,你也聽說了,村裏很多耕地出現了撂荒,而且大多村民都在養殖公司和景區打工,留在家裏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先不說誰種地的事,單說這個主意根本沒什麼大的改變呀!”

其他人也跟著議論起來。

秦如海見他們鑽了牛角尖,忙打斷解釋:“你們都誤會了,剛才隻是打個比方,我並沒有說要種玉米呀!我的意思是村裏不搞大包大攬,現在掙錢的門路多,可以種藥材,也可以種花卉,甚至可以開作坊辦公司,市場信息方麵我們可以對接鎮上縣上甚至市上,但具體的發展門路還得要由村民自己定,我們從旁指導和服務,不論是產品流通還是收購銷售,能自個解決的村裏不便摻和,盡可能發動大夥自食其力自給自足。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他們的能動性,我們是村級事務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但在全體村民眼中,我們又是服務者,主要以提供優質高效便民的服務為主,決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什麼事都要摻和和做主,這樣不利於長久發展,做好掙錢了你好我好大家好,賠本吃虧就會埋怨告狀,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不能再做了。”

劉繼平聽出了疑點,反駁道:“如海,照你的意思,讓他們自己去找發展門路,我們就做旁觀者嗎?這樣一來,我們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秦如海嗬嗬一笑,繼續解釋:“你又誤解我的意思了。如果村民能實現自我管理,我們確實沒有存在價值,這可是終極目標,但現在看來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剛才我已經說過了,我們是大家的服務員,他們有什麼疑難問題,幫助解決就是我們的責任,說明白點,我們就是他們的引路人,比如哪家遭遇變故,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就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再比如哪家遇了難事,我們就要協調解決,這都是被動作為。再比如幫大家出點子想辦法,還有營造鄰裏和睦、村容整潔以及平安和諧的發展環境,就是我們的主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