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舉家團圓(2 / 3)

裏麵的領導和幹部都認識王福友,也聽說了他昨晚所犯的事項,出於大事化小的考慮,出麵解勸,讓他回去跟村幹部認錯悔過,乖乖繳納罰款,還可以保住年終領紅包的權利,而且還可以幫助揭下曝光通告。

王福友鑽了牛角尖,不僅不認錯,反而對裏麵的幹部大放厥詞,把他們罵了個狗血淋頭。

這種窩囊氣誰也受不了,一通電話過後,王福友就被縣公安局治安巡邏隊帶走,決定先關他個二十四小時再說,如果還不悔過,就以衝擊政府機關罪提請檢察院依法逮捕。

王福友先是沉默不語,但到了夜裏,就再也忍不住恐慌開始哭喊求饒了,連聲說知錯,回去後會繳清罰款,保證再也不和村委作對,老老實實做本分人。

秦如海接到縣公安局電話,連忙派人去接王福友。

一回到村上,王福友就讓家人去拿一千元交罰款,還在村委當眾寫下了承諾書,保證再不違反規定了。

牛之換連夜讓人揭下了曝光通告,替換張貼上了處置情況通告,把王福友這一天的遭遇寫得清清楚楚,目的是想以儆效尤。

王福友成了違反製度規定的反麵典型,秦如海暗中授意牛之換邀請縣電視台專題采訪報道這件事,想把效果再放大一些。

一天後,王福友破天荒地登上了電視熒幕,成了不遵守村規民約的反麵典型,比在村裏被曝光要丟臉的多。

有了這件事,村裏的秩序好轉許多,再也沒發生過一起違反規定的事。村委在遊客心目中的位置明顯改善很多,秦如海成了人人評論的焦點人物,但沒人說他一句壞話,都說他太傻,把辛辛苦苦打拚下來的江山劃轉到了村集體名下,如果一直投資或者直接收購其他董事股份,將會是商界的驕子,不出意外的話能榮登全市富豪榜前列。

秦如海聽到這些傳聞,反而淡笑著說:“一人富了不算什麼,再說我已經不缺錢,也不在乎名名利利的東西,我想的是,在我有生之年能重新獲得失去的東西,借此帶動更多人發家致富,越來越多的人因我而受益,這才是我最高興最知足的事情。”

就因為這番話,秦如海第一次做客市電視台經濟頻道每周人物采訪欄目。在台上,秦如海再一次闡釋他奉行的原則。他說:“我的成功歸功於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厚愛,也得益於身邊親朋好友兄弟姐妹以及千千萬萬父老鄉親的不離不棄。從小我以放羊為生,後來一次偶然機會,在跟隨村幹部外出考察學習大棚種植成功經驗的途中,我增長了見識,也看到了差距。到村後我提議先搞試點,沒想到多數人持懷疑態度,但我有幸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溫室蔬菜大獲成功,我嚐到了甜頭,後來帶動村民搞合作養殖,緊接著又跟人合作開發鳳凰村旅遊資源,隻是由於各種原因,景區發生了火災,將我們的心血全都葬送了。之後我開始陷入困頓,找不到發展出路,在鎮上工作過,也帶人開過建築公司,但都沒能堅持下來。後來我們轉戰去了東華,在那裏做大了房地產生意,誰知遭遇個人恩怨,又將資產近百億的海納毀掉了。我受到打擊回到村裏想過一段悠閑生活,誰知鎮領導找上我,非要推我做村支書,我推辭不掉就想略盡綿力,在村兩委一班人的支持配合下,在市縣鎮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扶持下,我們又開始卷土重來重振旗鼓,在大成置業投資集團公司成立之初,我就向各位董事表過態,等公司盈利,就會逐步退還所有股東的股份,把風情街和和諧苑正式劃入鳳凰村集體資產,隨即成立了愛心基金會,按之前約定,將兩處所得收益的四分之一撥入基金會,按全村實際人口,實行均分。剩餘一半留在公司賬上,用作流動資金,其它四分之一中的一半發放工資報酬,最後的一半用在了設施維護和更新上。這個模式是鳳凰村首創的,先私營再集體,集團的決策權在村集體手中,負責日常經營管理的是一批專業能手,都是業界的行家裏手,可以說是委托經營,隻有這樣公司才能永葆青春不斷盈利,給全體村民創造源源不斷的利潤和收益,成立的基金會才能維持長久。鳳凰村轉型成了開放型村莊,每天接待的遊客數以千計,有時甚至超過當地村民人數,為了有效管理村級事務,我們村修訂完善村級製度規定,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村民監督小組等常設小組,專門協助村委管理各類村級事務,有效解決了村幹部人手不足的問題,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這個月,全村沒發生過一起治安案件,也沒發生過一起違反村規民約等相關製度規定的人和事,凸顯了製度優勢,我們會繼續保持下去。由於時間關係,我簡單介紹這些,借此機會,向廣大市民朋友推介鳳凰村,歡迎前來參觀指導我們的工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