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和談的條件傳回北晉,威遠大將軍當時就氣的叫人鳴戰鼓,要和大錦再開戰。
可是威遠大將軍氣頭上,其他將軍雖然懼怕他,卻還有幾分理智,那炸彈的威力,他們是親眼見過的,血肉之軀如何抵抗的了?
頑強抵抗,唯一的下場,就是被炸的血肉橫飛。
他們是將軍,渴望建功立業,可誰不惜命呢,明知道抵抗沒有什麼好結果,那堅持還有什麼用?
北晉挑釁在前,現在又主動求和了,要是北晉拒絕了,一旦再開戰,大錦是絕對不會再接受和談的,那樣,北晉就完了。
可要北晉殺了威遠大將軍,這也太為難人了。
北晉皇上哪不想除掉威遠大將軍,威遠大將軍在北晉可以說隻手遮天,不少臣民隻知道有威遠大將軍,而不是有他這個皇帝,當初逸郡王能輕易說服他,不就是因為逸郡王說他能幫他除掉威遠大將軍嗎?
可現在情況又不同了,威遠大將軍雖然霸道,不敬皇帝,但誰也不能否認,威遠大將軍驍勇善戰,要不是大錦有炸彈在手,這一仗,北晉不是沒有贏的勝算。
正因為威遠大將軍太霸道,北晉一大半的兵權都握在他手裏,其他將軍也都是以他馬首是瞻,威遠大將軍說怎麼打,他們就怎麼打,極少有提反對意見的,因為威遠大將軍不止霸道,而且專橫。
是以,大家根本就不知道如果威遠大將軍死了,還有誰能取代他。
那時候,兵權四分五裂,那些將軍們為了爭奪兵權,爾虞我詐,還談什麼共同禦敵?
北晉皇帝思前想後,覺得不能拿威遠大將軍去和談。
一來,威遠大將軍確實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於朝廷有赫赫戰功,對於這樣一個戰功彪炳的大將軍,一旦戰敗,大錦提出和談,要他的命,朝廷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大錦的請求,這不是寒了那麼多將士們的心嗎?
二來,威遠大將軍雖然抵抗不了大錦,可連他都抵抗不了了,其他將軍還有指望嗎?萬一大錦嘴上答應和談,等將威遠大將軍的命送上,就不和談了,那北晉豈不是滅亡的更快?
有威遠大將軍在,好歹還有些回轉的餘地。
北晉答應和談,但是堅持不交出威遠大將軍,讓大錦提別的條件。
大錦還是那話,就這一個條件,否則就繼續戰。
雙方僵持不下。
就這樣過了半月。
北晉打算拖的更久一些,讓北晉的將士們能有喘息的機會,可皇上什麼人,能看不出北晉那點小心思?
半個月期限一過,就發出了最後的通牒。
三天之內,必須要給一個答複!
北晉還打算拿安郡王作為求和的條件,被大錦給鄙視了,安郡王雖然謀逆了,犯了死罪,可他還是大錦人,拿大錦的罪人來跟大錦和談,北晉的誠心真是夠足的。
皇上被惹怒了,宣布和談失敗,然後和楚北他們製作了新的作戰計劃,務必在最短的時間攻下北晉。
計劃是好的,不好還有炸彈彌補,那東西就是無敵。
可真到開戰那一天,皇上沒差點被氣死。
北晉居然抓了兩百多大錦百姓,捆著他們到了城牆上,而且都是老弱婦孺。
有那麼多無辜的百姓在,皇上還怎麼下令叫人丟炸彈,將他們都給炸死?
和談失敗後,大錦的主動攻擊計劃就這樣失敗了。
看著皇上叫人退兵,北晉還沾沾自喜,覺得找到了一條極好的對抗炸彈的計劃,卻不知道這一舉動,不止激怒了皇上,還有大錦那麼多的將士,個個義憤填膺,覺得北晉齷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