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十月份最深刻的印象是遠洋壹號項目的業主維權事件。
從事房地產行業以來,胡亞見過不少維權事件,從工程部維權,到業主維權,到銷售團隊維權,維權過程中的人們很少有邏輯清晰,語言表達節奏穩定的。涉及到個人利益,傳說中的有理有利有節,真的很少有人能做到。
在業主到接待中心靜坐的前幾天,王寧召開早會的時候就告訴大家,業主們會聚集到接待中心討說法。因為項目出了問題,不少成熟的置業顧問離職,團隊裏有幾個新入職沒多久的置業顧問,聽說業主集體到訪,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業主來鬧事。頓時,幾個新人變得不知所措。
王寧為了緩解大家的緊張感,給大家講了講自從團隊進駐遠洋壹號項目,至今發生的幾次業主維權事件。王寧說到,業主到訪接待中心之後,並不會像電視上演的那樣,打砸搶罵。業主們都是非常安穩地坐在沙發區和談客區,他們有三至五人的業主代表,通常是業主代表出麵,幾人一組一起去三樓開發商辦公室找陸總談判。陸總前幾次都是親自出麵給業主們做承諾,業主代表會將開發商的承諾打印成紙質版,然後交給開發商簽字。
胡亞聽完,覺得t市的業主簡直是“非暴力”的典型代表。當然,這和城市的公民素質有關。如果是在z市,打罵撒潑的常見,因為人們不相信法律,不相信人的素質,隻願意相信通過拳頭和嗓門聲討來的說法。
遠洋壹號項目這次的情況是不同以往的。因為涉及到樓層削減,有的客戶的房子直接消失不見了,這不是麵積變更的問題,也不是交工早晚的問題。總之,這次開發商麵臨的問題非常棘手。再加上,開發公司內製衡陸總的王總加入,在這種情況下,胡亞可以預見,尚未經曆風波的王總會甩手不管,陸總可能因為王總的不作為,直接撒手不管――畢竟削層的問題,也不是陸總能解決的。
胡亞覺得自己的運氣貌似一直不太好,當年從學府苑出來,胡亞經曆了同仁裏尾盤,之後經曆了沒有五證的星河灣。到了策劃部之後,這半年多的時間,經曆了三個樓盤,現在又遇到一個問題樓盤,而且是和自己2012年同時期培訓的王寧帶的項目。對比一下成為項目經理的王寧,自己還在策劃崗位,掛著銷售主管的頭銜,不倫不類。想到這些,胡亞很鬱悶,她發表了一個狀態:樓棟削層,靜等維權業主的到來。通常,胡亞都是信心滿滿的狀態,為什麼變得這麼斤斤計較了?胡亞想了想,估計是大姨媽要來了吧!這好像是胡亞第二次心理不平衡……
三天後,遠洋壹號項目所有業主,是的,所有業主,集結在接待中心門口。從馬路對麵望過去,有點人山人海的感覺。胡亞有點頭皮發麻,當然,比她更發怵的是接待中心裏的幾個新入職的置業顧問。有一個小男孩說道:“現在去買意外險還來得及嗎?”胡亞在調到遠洋壹號項目,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了解到這個叫做徐凱的男孩是1993年出生的。看著比自己小四歲的九零後都參加工作了,胡亞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同時也莫名得有一種荒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