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段(2 / 3)

楊淑妃後來之語讓劉娥動搖的心愈發。

“三十杖責,可不輕呀。”楊氏繼續說著,“雖無出身,可他畢竟是一個清白的讀書之人,如今以進士及第為榜眼入朝為官,去衣受杖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楊氏皺著眉頭希望能勸解皇後。

杖刑不管男女,受刑之人皆要去衣受杖,於文人來說是極大的恥辱。

處罰不會在後妃居住的宮殿內實行,入內內侍省有專門的人管刑罰,也有專門執杖的內侍,與人肩寬的長凳擺上,李少懷被兩個內侍按在凳子上趴著。

執杖都是練家子,是重是輕,是皮肉出血,還是傷筋動骨取人性命,都能把握在其棍下,他們隻聽上頭授意。

雷允恭也不知聖人是什麼意思,秘書郎是惠寧公主看上的人,原以為聖人召他隻是想試探試探,誰知三兩句話過後就要行杖責,可想而知聖人是有多不喜了。

雷允恭將這個難題扔給了內侍高品。他們都知道李少懷身後有惠寧公主,一邊是聖人,一邊是公主,兩邊都不好開罪。

上頭沒有交代杖刑是打脊杖還是臀杖,這讓管處罰的內侍高品犯難了,就在為難發愁之時坤寧殿又派了人過來傳話。

來人抵在他耳邊嘀咕了一陣後離去,內侍提著嗓子發話,“大內有大內的規矩,二聖為這大內的尊者,秘書郎怎敢出言不敬,聖人宅心仁厚,念你功名在身,遂免去你脫衣之辱,來人呀,行刑!”

朝執杖使了個眼色,臀杖,既不重打,也不輕責。

沒有受過杖刑的人體會不到,即便是輕打,但那幾十斤的木杖揮力打下之痛,足以讓死人活起將壓舌咬斷。

重杖往往幾杖就打死宮人的也有。

太.祖之初便製定嚴厲的律法,即便是奴仆也不能隨便殺之,所以杖責不輕易動用,前後兩省的內侍宦官若犯了錯一般都是貶官或者罰去做雜役,清掃庭院之類的。

李少懷功名在身,執杖內侍也懂分寸,便把握著力道。

先是痛及鼓起腮幫子咬牙切齒,後帶起了額頭不明顯的青筋,十幾杖下來使得她都覺得下半身已經麻痹的沒有知覺了。

趙宛如回到坤寧殿時,殿內異常安靜,隻有母親與淑妃娘子在說話聊天。

雷允恭侯在殿外,趙宛如出來見他神情慌張的不敢瞧她,“李...”一想到自己是偷偷去見的李少懷,雷允恭並不知到她當時也在,“發生什麼事了?”

雷允恭麵露為難,“公主,小底...”

“姑娘!”秋畫是一路跑回來的,趕在雷允恭告知之前,“聖人罰李秘郎杖責,已在入內內侍省行刑了。”

秋畫的聲音不大,雷允恭聽得了些許,驚慌失措的低下了頭。

入內內侍省為後省,在後宮之中,趙宛如走得飛快,宮人們避讓不及。

後宮內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惠寧公主,一向從容處變不驚的公主今日卻一反常態。

連跑帶走的到了入內內侍省處刑的地方,趙宛如來晚一步,三十杖一杖不差的剛剛好打完,此時雷允恭帶著皇後的赦令也趕到,趙宛如還在他的步子之前。

三尺五寸長的官杖打到見血,執杖內侍習以為常。隻是行完刑了,一轉頭就看見了帶著一臉怒火奔來的公主。

行刑前還在擔心惠寧公主會不會尋仇的內侍高品此時已經嚇破了膽,在趙宛如到達後省刑院的第一刻時便跪下了雙膝,顫唞著,“小底們也是奉命行事...”

聖上的寵後他不想惹,權勢滔天的公主他更不敢惹,真是沒天理,母女因為女兒選夫不和而讓宮人們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