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段(2 / 3)

眉頭輕輕皺起的人微低下頭,“臣不敢。”

她現在心裏有些煩,煩這個人卑躬屈膝的態度,“你...走吧,若無需要,不要出現在我眼前!”

“是。”

回答之前,她思考了一下,是和好都是一個字,可是意思卻差了太多,斟酌一下她選擇了前者。

呂簡夷從地方被調回,經過吏部審查核實,升任尚書祠部員外郎進入尚書省,尚書省下轄六部二十四司,祠部為禮部下轄四部之一,掌祭祀之事。

“去年入東京時卻發現坦夫兄已離開了東京。”李少懷約於東京要見的故人便是赴任地方的呂簡夷。

呂簡夷搖頭,“我以進士及第,升任大理寺丞,隻因秉公辦案直言朝政而遭貶濠州,幸而因此識得了你。”

“後來坦夫兄不是被朝廷召回了嗎?”

呂簡夷喝了一口茶抬起手揮了揮,“還沒等到賢弟來東京,河北便發生了水災,朝堂上的事你如今做了官也該知道,爭鬥不休,開罪了上頭,我便被派去了濱州。”

“得你相助,我如今又得以回來了。”

“你這小子,一到東京就惹這麼大的事情出來,如今更是連官家的掌上明珠都給娶了去了,也難怪,你李少懷在濠州的時候惹了多少人家的小娘子見異思遷啊。”

呂簡夷的話說的李少懷梗塞住,連忙撇開話題,“在濠之時,多謝兄長相助。”

呂簡夷搖頭,“你如今以外男的身份入了樞密院,必要惹來不少非議,我為官多年,徘徊朝內外,這朝堂之勢早已看得清楚。”

“這渾水,你淌進來了,便脫不開身,萬事皆要小心才是,其它的,你在樞密院,我在尚書省,一文一武可相互照應。”

李少懷喝著茶,輕點著頭。

院外的光影慢慢推移,勾起的帷幕旁探出了一個小腦袋,眼睛一眨一眨的看著對飲的兩個圓領袍年輕人。

李少懷聽著動靜瞧過去,“這是公綽吧,都長這麼大了?”

呂簡夷便朝那小男童招手,門外剛好婦人端著一盤置冰的果子進來,小男童便跟在了婦人的身後,李少懷見著身懷六甲的婦人,忙的起身去將那手中的瓷盤接過,笑道:“嫂嫂好。”

王氏剛入屋見到少年時微愣了一下,旋即笑了笑,“多年不見,小少年越發的俊朗了,還是同以前一般溫文爾雅,哪像你哥哥,一年之中可記得歸家幾次?“

“等等,我又怎的了?”呂簡夷一臉冤枉。

李少懷輕笑,“哥哥嫂嫂都好福氣,不過哥哥身為男人還是要大度些,嫂嫂有孕在身,隨你奔波而無怨,男兒誌存高遠固然好,哥哥在濠州之時就心係百姓,久不回家,如今回到東京勢必要更忙,朝中事固然重要,可百官之眾非你一人,嫂嫂既嫁與你,從今往後便隻有你一人,空房的滋味可難熬呀。”

呂簡夷慚愧的低下頭,“賢弟所言及是。”

王氏心中開明,倒也不真的埋怨夫君,呂簡夷出身東萊呂氏,是許國公呂蒙正之侄,中了進士後受許國公舉薦而被皇帝重用,因此一直兢兢業業,不敢辱沒伯父的賞識。

“這是我們從兩浙帶來的妃子笑,你快嚐嚐。”回東京前呂簡夷被派任提點兩浙刑獄。

李少懷點頭著頭。

呂簡夷拉過妻子的手拍了拍,“說起這個,娘子懷有身孕已經五月有餘,聽聞扶搖子有預測之術,這孩子的今後,賢弟可測得出?”

測字算命她是學過一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她也不好言說,於是將嘴中的核吐出道:“診脈還可以,測未出生的孩子命途,這我可不會。”

“人皆有他的命數,非人言能預,我隻願他能順利的出世,平平安安的長大就好。”孫氏摸著肚子又道:“小叔叔文采之好,可願給妾身幾分薄麵替這孩兒取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