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手示意,“無妨,她熟讀兵書,善用兵,我信她的!”
一直以來,張慶心裏都有很多疑惑,按理,駙馬隻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讀書雖多,卻未曾親上過戰場,打仗可不是兒戲,公主又何以這般篤定。
總之,公主總是說一些超出常理的話,但是毫無例外的,都能言中。
但願,這次也是。
第121章 是風動還是情動
“堯卿, 援軍來的信!”
象州城內人心惶惶, 被圍困的百姓紛紛閉門藏匿家中,祈盼象州之圍早日解決。
時逢都巡檢使在城中,“四麵被圍,此信如何送達的?”
“南麵環山,叛軍鬆懈,是一隊騎兵帶進來的。”
曹克明接過知州手中的信件。
曹將軍, 象州環水,叛軍圍而不攻, 賊人乃軍校出身,知曉兵法, 是以不知象州兵力斷不敢貿然進攻, 平亂禁軍尚在途中,恐不能及時支援, 象州之圍,還當拖延時間, 以計周旋。城內有溪酮人, 力狀而魁梧,招募為兵,可於象州圍城的水上陳兵造勢,若敵有退軍之舉, 素來彙合。
他將信件燒毀,“此信這般送來就不怕落入敵人之手,象州便無可解。”
“此是存活的幾位騎兵口述, 下官命人抄與將軍的。”
“象州如今沒有守軍,城中百姓數萬,左右都是死,不如拚一拚!”知州又後怕道:“好在是有驚無險的!”
“這計策是誰送來的?”
“平亂的副使,當朝駙馬,李若君。”
曹克明緊皺起眉頭,⊥
“事在人為,西南之地可是有大理,以及吐蕃,吐蕃可是一直覬覦中原。”
李瑾玥微眯雙眼,冷笑一聲,“兄長野心可不小,膽子也大,可我隻會保證西夏的安寧,旁的...我不管。”
“您自從見了那個什麼惠寧公主後,就變了。”
“好了,我做事向來憑心而動,用不著你來教育我!”
侍女跪下,裙兩側垂綬皺起,“奴不敢。”
李瑾玥轉身回望著交叉雙手下跪的侍女,長歎一口氣道:“若要送暗信回去交差,便說東京無憂,宋朝此亂,易平,卻不易安。”
“是。”
“也許此亂,並不需要人插手,也能再次讓宋皇感到害怕!”
除了大臣們的旬休之日入宮,每月初與月中,已嫁公主在京的也都要回大內請安。
宮門關閉之前,趙靜姝才從宮中出來,剛一回府的就鑽進了院裏的小庫房中,這個房子裏放的都是她從宮內帶出的一些嫁妝。
“姑娘,您在尋什麼呀?”千凝看著翻箱倒櫃的主子,一臉茫然。
“就是一本畫冊,我出嫁那日娘親當做隨嫁品放在了嫁妝裏。”
千凝仔細的在腦海中翻閱著,大驚道:“您從欽明殿回來就苦著臉,莫不是貴妃娘子又訓斥您了,讓您和駙馬...”
“哦,原來在這兒啊!”趙靜姝終於在一堆發光的珠寶上找到了一本冊子,“娘親曾囑咐過我,讓我在大婚的夜晚拿來看,我要看看到底是什麼寶貝,能讓人有孩子。”
千凝哽咽道:“還真是春宮畫。”
“春宮畫是什麼?”封麵好像有點眼熟,不過上麵的花極為逼真好看,她曾經在書肆中好像也見到過,“這不是觀中的□□嗎,每回下山師父從不讓我們染指帶春字的書。”
“周昉,好耳熟的名字。”
畫冊裹得嚴實,封麵上的字十分小,上麵繪著牡丹。
“《春宵秘戲圖》”
千凝雖與她年歲相近,但生活常識一方麵要早熟的很,光聽著趙靜姝將書名念出她便有些羞澀難以啟齒了,“殿下!”
難道自家姑娘嫁到這駙馬府一年之久,兩個人果真相敬如賓,啥也沒有嗎,她家姑娘不懂,難不成駙馬也不懂?難怪貴妃娘子這般著急。
趙靜姝打開書,瞪時臉漲得通紅,“我...”
旋即低沉下臉,“這是什麼書,看的好不自在!”
“這個周昉肯定不是什麼正人君子,竟然畫這種東西!”趙靜姝趕忙將畫冊丟給千凝,“你快拿去燒了,切莫被四郎知道了。”
千凝想笑,但是又不敢笑,隻得捂著嘴,“大內的公主都是由嬤嬤們教導啟蒙,姑娘您及笄後才回大內,隻學了一些宮中的禮儀,而宮外那些世家的郎君小娘子是沒有嬤嬤專門負責的,觀中清心寡欲,貴妃娘子許是怕您與駙馬新婚之夜不知...”她又偷偷笑了起來。
又道:“這個在出家人眼裏許是□□,但是在大內與市集上卻是隨處可見,極為盛行,將此書畫當做嫁妝也很是尋常。”
“真的嗎?”趙靜姝質疑道。
“真的,不信,您去問姑爺,沒準姑爺他自己也畫過呢。”千凝將畫冊又交還給趙靜姝。
姑娘成親後,姑爺所作她都看在眼裏,姑爺溫柔,不似外麵傳言那般,雖還是會去豐樂樓,不過都是去喝酒罷了,不會招惹鶯鶯燕燕。
比起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