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們沒有了任何抵抗的之力,嘔吐讓他們失去了全部的力量,嘔吐過度,和腹瀉過度是一樣的,都能讓人虛弱無力。
從出城逃亡,到全軍潰敗,短短一個時的時間,突厥完成了曆史上最大最驚人的轉變!
從能滅了大唐,到被大唐被徹底消滅!
至此,大戰結束。
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跪在了李世民的麵前,這一個磕頭下去,整個世界的曆史,被徹底的改變了!
武德九年,突厥可汗頡利,帶突利可汗,連同周邊部落,集結十數萬大軍,一路向南,攻打長安,直至在離長安四十公裏涇州處,被門神尉遲恭攔下!
隨後李世民增援。
數日之後,李世民棄城而逃,十數萬突厥後起而追之,卻不料亡突厥,大唐得庇佑,仙師賜下仙器,落入十數萬突厥大軍之中,十數萬大軍盡數倒地,戰而不能!
至此,大唐五萬大軍,手屠突厥五萬人頭,降俘十萬數。
不可一世的草原之王突厥頡利授首。
此戰大捷,那麼戰後避免不了的無疑是慶功。
這一戰若數功勞最大,那麼無疑劉宇之最。
不過劉宇懶得摻和李世民的慶功宴,各種程序繁瑣不,尤其是飯食太特麼的難吃了。
鐵鍋沒有普及,做菜還以煮,烤為主。
再加上調料不全,可想而知飯菜的味道能夠如何。
因此李世民的慶功宴,劉宇便沒有參見。
劉宇拒絕參加,李世民自然不敢強求。
但是劉宇不參加,慶功宴也不能不辦。
這一戰除了劉宇之功,其他將士也是同樣有功的。
另外舉辦這次慶功宴,李世民除了要慶祝勝利,還想借此機會趕緊商議一下那些俘虜咋辦。
雖然那些俘虜被安置之後挺消停的也沒有搞事,不過十萬人就算是不鬧事,每的消耗也是一個文數字。
若不盡快將其安置妥當,李世民從世家那裏摳唆來的那點糧食就得全特麼填進這幫人的嘴裏。
所以,這種賠本的買賣李世民不能幹。
酒過三巡,商業互吹之後,李世民就將如何安置這群俘虜的問題拋了出來。
李世民手下都是一群殺才。
而且還是剛剛殺完人不久現在酒意上頭的殺才。
對於這群人來,隻有死了的突厥人才是好突厥人。
因此這群人的意見就是幹脆一刀了事,省的活著浪費糧食。
如果真要是能殺,之前李世民也不會下令俘虜了。
當時就全殺幹淨多省事,哪還需要抓回來現在才殺。
因此對於這群殺才的鼓噪,李世民置之不聞。
有人殺,那麼自然有持相反意見的。
孔穎達孔老夫子這個時候就跳了出來。
唾沫橫飛的引經據典,對於那群喊打喊殺的那群殺才痛斥一番。
李世民聽完孔穎達對那群殺才的痛斥,當下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才對麼,如果要將突厥人殺光,我特麼的還費心費力的將其抓回來幹什麼,之前大戰的時候殺了不就得了。
抓回來再殺,這特麼的和脫褲子放屁有啥區別。
一群腦子裏麵全是石頭的混蛋。
感覺終於有了一個靠譜的,李世民示意孔穎達暢所欲言。
得了李世民的授意,孔穎達更來勁了。
又是一番口若懸河,最終孔穎達表示,李世民你應該把抓來的俘虜全部放回去。
是的。
你沒看錯。
孔穎達孔老夫子就是這個意思。
在孔穎達看來。大唐乃下之中心,現下是萬國來朝的盛景,就該以大家長的度量來對將那些個在咱們跟前跳騷的各個國還有番屬。
因此他建議李世民以德報怨,以誠將人,仁道為劍,以定下。
孔子曾經曰過以德報怨麼。
所以,
釋放突厥俘虜,沒毛病!!!
前麵孔穎達表示俘虜不能殺,這一點上是和李世民想的一樣的。
誰知道到最後,孔穎達竟然給出了這麼一個意見。
開玩樂。
雖然這一戰大唐沒有什麼損傷,但是讓李世民就這麼輕飄飄的放過十萬突厥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