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或許在於證明,就像一塊標明身份的令牌一樣。

荊照秋認不出他的價值,可貼身物品的牌子的價值不應該是錢來衡量的,也許是重要的物品。易之虞腦筋不太清楚,以後明白過來會後悔的。

“拿回去,十兩就十兩銀子吧。”荊照秋把銀子裝起來,語氣放鬆了許多,“以後把錢都賺回來!別說十兩,百兩千兩萬兩都……”

有……

易之虞默默把牌子給荊照秋掛上。

“我……易——之——虞。”易之虞在荊照秋手心裏寫他的名字,一板一眼糾正荊照秋的錯誤,“不是一隻魚。”

寫完之後又蹭了蹭荊照秋,毫不知羞且黏黏糊糊。這種喜歡各種蹭蹭蹭的毛病,這不是一隻魚,是一隻貓吧?

牌子溫溫熱熱,帶著易之虞的體溫,讓荊照秋有種收了別人嫁妝要好好對他的感覺。

突然不是很討厭這個大塊頭了。

俊美的青年和吃完荊照秋給的麵後,突然小小抱了一下荊照秋的人重合在一起。那時他還在感歎,荊家大少奶奶未免太奔放,這要是被人看到,小叔和嫂子可就說不清了。

還是想想眼下應該怎麼辦。

不能住荊老爺給的房子,錢也不多。看來,不如隨著難民隊伍到信陽城去了。

——————

第二日,信陽城北門。

“人也太多了。”

一眼望不到邊的隊伍觸目驚心。其他縣鎮受災情況可想而知,大量災民因為信陽城的政策蜂擁而來。

而且信陽城的氣候地形極好,適合農作物生長,要不是由於前幾年征兵太過,作為與戰爭極其接近的信陽城幾乎十分之七八l九的青壯勞動力都被拉到戰場上,導致本地勞動力嚴重不足,大量田地無人耕種,怎麼也不可能有這樣政策出現。

青壯勞動力的缺失還間接到底當地工商業也同時萎靡,沒有人,誰來購買?沒有人,誰來種出糧食,僅憑留下來的老人小孩和女人,根本承擔不起土地的負擔。一場戰爭的傷害往往要用十數年才恢複,人口經濟等等。

信陽城如今麵臨著人少地多的情景,急需大量青壯勞動力。

而聽說這件事的他縣難民趨之若鶩,可信陽城也不是誰都接收的。排成長龍的隊伍,並不是所有人會落戶此地。信陽城要的是能種地的青壯年!

當然如果你有錢願意在此處買地買房,自然什麼都可以。可能因為受災來此一搏的人,大部分窮得叮當響。

就盼著拜得兩塊地呢!

價格都定好了。一個無疾病的青壯年可分兩塊水田兩塊旱地,和一年的大棚居住權。

這個意思是不提供住房,需要自己買或者自己蓋。

除了青壯年,其他人都不能分,開玩笑,整個信陽城,除了青壯年缺,其他都不缺。

家裏有底氣的用五十兩銀子,可以換取免除徭役。可五十兩銀子,哪個普通農民出得起?

去村子裏問問,十個女人中有八個是丈夫戰死的寡婦!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老人,年幼便喪父的小孩,這就是城裏的現狀。

漸漸有人掃興而歸,一個青壯年最多隻能帶兩個家人進城,家人僅包絡父母妻子,以免有些人投機取巧,讓沒有家人的青壯年將其家人帶進去。

而排隊的人群也輪到了荊照秋和易之虞。檢查的守衛盯著荊照秋上下打量了好幾眼,摸l摸下巴問另一個守衛:“你看那個病懨懨的瘦鬼,算青壯年嗎?拿得起鋤頭嗎?”

第5章 帶路

“細胳膊細腿的,能拿得其鋤頭嗎?我看呐,別說種地了,挑個水都夠嗆。”瘦守衛挑肥揀瘦,“我們要的是青壯勞動力,會種地會幹活的,懂嗎?你看看你身上哪塊兒夠得上半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