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聰明自誤(1 / 2)

本書采用晉/江式防盜。購買比例50%

念在宋如墨也沒有得逞,劉氏就罰她抄寫二十遍《閨訓》, 不抄完不許出院門。後來這事兒驚動了老夫人, 老夫人又罰宋如墨抄寫十遍《妙法蓮華經》, 還把宋懷遠叫去罵了一頓, 說他“未履教養之責,忝為人父;不察齟齬之事, 愧為人臣”。

宋懷遠在老夫人麵前規規矩矩地挨訓, 回去之後就把氣撒在陳姨娘身上。因著這一年陳姨娘膝下兒女頻頻犯錯, 宋懷遠便覺得這個妾室沒有原來那般省心了,隻叮囑她仔細教養孩子,去梨香苑的日子越發少了。

陳姨娘每日去給宋如墨送吃的,經常背過身去抹眼淚。有幾次被宋如墨撞見, 便見她涼薄一笑,“姨娘哭什麼呢?哭父親來的少了嗎?”

陳姨娘氣結, “混賬!我是為了你哭!你明知以後的親事都拿捏在夫人手裏,為什麼還要跟她作對!她若把你隨便許給什麼人家, 你可怎麼辦呀……”

“我的親事自然拿捏在我自己手裏, 關母親什麼事。”宋如墨聊起婚姻大事, 全然沒有這個年齡的小姑娘應有的羞赧,“姨娘也不必操心了。”

宋如錦也去看過宋如墨,隔著窗戶問正在抄經書的少女,“四妹妹, 你為什麼要給我下瀉藥啊?”

宋如墨偏頭望過來, 夏日熱烈的陽光照進她的眸子, 她下意識地閉了閉眼。

“沒有為什麼。”宋如墨走上前,透過漏花窗,直直地看著宋如錦,“我隻是很羨慕你。”

這一刻她的眼神裏有太多東西了。像是嫉妒,又像心有不甘,甚至還有幾分功敗垂成的沮喪——下瀉藥又不是下毒|藥,她覺得自己沒有錯,她隻想給宋如錦一個教訓而已,又不曾害人性命。

係統很能理解這姑娘的心理:“偌大的侯府,就她一個庶出,論身份就矮了一等。若要比才華,也有宋如慧珠玉在前,比什麼都比不過,姨娘又偏寵弟弟,這孩子心理不扭曲誰扭曲啊?”

係統絮絮說了一通,最後總結道:“總之,家庭環境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性格。宿主,你以後有了孩子一定要注意一點。哦,我現在和你說這些還太早了……”

夏盡秋來,大半年的光景倏然而過。桂花一茬接一茬地開了,整個侯府都彌漫著馥鬱醉人的桂花香。桂樹深綠色的葉子掩映著金黃色的花朵,層層疊疊地覆在一起,明明不是什麼豔麗的花兒,卻顯得格外燦爛多姿。

老夫人的腿疾重了許多,漸漸地不愛走動了。宋如錦每日去請安時,便會順道折一枝桂花,還道:“外頭秋色正好,既然祖母懶得走,我便把秋色帶來給祖母一觀。”

眉眼精致的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往那兒一站,當真是人比花嬌,說出的話也句句討喜。惹得老夫人喜笑顏開,常把宋如錦掛在嘴邊誇。

宋如錦也往慈暉堂跑得越發勤了,隔三差五就去一趟,和養在老夫人跟前的宋衍也熟了起來。宋衍現在才九個月,漸漸能咿咿呀呀說一些旁人聽不懂的話,宋如錦就拿一隻大紅色的撥浪鼓逗他:“叫姐姐,姐姐——”

小宋衍就眨著烏溜溜的眼睛,含混地跟著喊:“切切……”

宋如錦頓時眉開眼笑。

“說姐姐最好!”宋如錦得寸進尺。

這麼小的孩子哪裏說得了這般複雜的句子?小宋衍努力地張嘴,“切切……好……”

宋如錦樂得捧腹大笑。

老夫人就喜歡看這種其樂融融的場麵,連帶著腿疾也沒那麼難受了。

有一天,老夫人歇午剛醒,就聽采杏說二姑娘已經來了,她嘴上說著:“天天往這兒跑,她也不膩煩。”腳下卻急急忙忙地穿上鞋子,一刻也不停地往東廂房去了。

宋如錦正拿著一隻竹蜻蜓逗宋衍玩。見老夫人來了,就笑著說:“祖母,我今日不走了,就在您這兒住幾天。”

老夫人心裏自然高興,吩咐人去搭一個碧紗櫥,還讓丫頭們趁著日頭把被褥拿出去曬一曬。

“這事兒可曾知會你娘了?”老夫人笑眯眯地問道。

“就是娘讓我過來小住的。”宋如錦道,“娘說祖母年歲大了,雖有衍弟承歡膝下,卻也孤孤單單的,讓我們多來陪陪您。”

老夫人慈愛地揉了揉宋如錦的發頂,“你娘把你教得很好。”

結果宋如錦一住下來就不肯走了。老夫人這裏不僅茶點精細、飯菜可口,最關鍵的是疏影沒跟來,再沒有人催她練字了!得閑還能逗逗小宋衍解悶兒,別提過得多快活了。